第一章(第3/5页)

————

江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苏雯慧到附近的邮局寄了信后坐公交回城西娘家。

她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房子是爷爷辈留下的祖屋,一套六间屋的平房,因为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住不了那么多间,为了增加进项,改革开放经济复苏后,父亲苏致霖找人吧院子隔开,一边自住,一边出租,每个月光靠租金就能应付当月的日常开销。

上辈子苏雯慧之所以能将生意越做越大,也跟老屋拆迁得了一笔巨额拆迁款有关。

下了公交后,苏雯慧踩着石板路往家走,路边都是她熟悉的小店和街坊,看到她大家纷纷笑着招呼。

“雯慧回来了?”

“又回来看你爸妈了?”

“今天回来的倒是早啊。”

熟悉的乡音让她情绪略有些激荡,这些人中,有部分人几十年没有再见过,也有人早早离世,她走的仿佛不是一条老街,而是一条时间的长河。

路过“张记卤味”时,苏雯慧停下买了烧鹅和猪头肉,都是父母爱吃的,尤其是猪头肉,父亲生病时心心念念想吃,但她遵照医嘱控制父亲的饮食,总想让他吃的更健康一些,盼望着他能多活几个月,半个月甚至几天也好,从而忽略了父亲的意愿。

等父亲走后她常在想,那时候到底是治疗重要还是让父亲高兴重要,好像也没有一个两全的答案,怎么选择都是错。

“七块二,你给七块就好。”

老板称好卤味拿去剁,苏雯慧笑着道谢,付了钱后老板娘把剁好肉装好递给她。

“你可真是孝顺,每次回来都没见你空过手,你爸妈有你这么个闺女做梦都要笑醒呢。”

“对父母好都是应该的,哪还用得着夸啊,谢谢婶儿,我先走了。”

“哎,好,慢走啊。”

目送着苏雯慧离开,几个坐在店门口剥豆子的邻居们拉起了家常。

“雯慧倒是经常回来,就是她男人好像除了刚结婚来过两次后来就再也没碰见了。”

“在部队呢,一年都不定能有几天假,哪能轻易回来?”

“这军嫂的日子可不好当。”

“人家丈夫津贴高啊,你看雯慧穿的衣裳鞋子,哪样不是好的,还有每次回来都给她爸妈带东西,一个月算下来也不少钱呢。”

“老苏家就这一个闺女,以后什么不是留给她啊。”

“什么都好,就是到现在还没孩子,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别多想,人家夫妻不在一处怎么生?”

“是啊,都是街坊邻居,咱们看着长大的,说这些不合适。”

此时的苏雯慧已经走到了自家门前,推开大门,桂花香扑鼻而来,唐彩芹正拿着水壶浇菜地呢,蓦然看到了年轻三十多岁的母亲,苏雯慧激动的红了眼眶,母亲走之前的样子仿佛还在她的眼前。

唐彩芹听到动静回头,看见女儿愣在门口,脸上没有平日的欢快,眼睛还红着,急忙放下手里的水壶走过去。

“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不高兴事儿了?不怕,有什么事跟妈说。”

苏雯慧笑着抱住了唐彩芹,多好啊,老天不仅给了她机会让改变婚姻,还给了她更多时间陪伴父母,这一次自己一定好好经营生活,不再让父母操心了。

“没什么,就是昨晚上做梦了,看到你我就不难过了。”

唐彩芹看女儿说的话不像作伪,信了七分,拍着女儿的背亲昵的笑,“你啊,还当自己是个孩子呢。回来这么早吃饭了没有?”

“吃了,路过张记我还买了卤菜,爸呢?”

“一早下棋去了。”

母女两合上院门往屋里走去。

堂屋的墙上挂着一个相框,相框里压着不少照片,大多都是苏雯慧的,从她百天到结婚时跟李翰东拍的结婚照,她心绪复杂的一一扫过。

那边唐彩芹没察觉,继续问,“你公公婆婆最近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