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肥肥弘星的人间烟火(第3/7页)

特傲娇的姿态:“不知道改进?”

!!!

一群人赶紧回答:“吾等知道。吾等一定去亲自下去体会人生,写出真情实感文章。”

*

弘星挨个看一眼,抬抬小下巴,有模有样地踱着八字步离开。

弘星深刻觉得,这些学院派,宫廷派,包括民间派……都不大灵。弘星空闲的时候找到蒲松龄,和他吐糟:“为什么他们都以为弘星喜欢那些官样文章?弘星就喜欢《聊斋志异》。”

蒲松龄苦笑:“小殿下,书画文人自小培养,基本都是家境优越,他们没有经历世事,没有尝遍人生五味,所以内容空洞。小殿下之前说他们的画儿都是临摹,真不是临摹,这就是他们的水平。”

弘星迷瞪眼:“弘星文人要书画,要写文章,要有共情,或者有亲身经历。一个要求天赋,一个要求人生阅历……”

“那孔尚任,立志写当时的家国天下,为何要写《桃花扇》?乱世中谁不遭难?那个时候的南京,谁不是被裹挟其中?为何就要写文人青楼?农人、匠人、商人……不写吗?”

蒲松龄重重咳嗽一声,坐下来。轮到孔尚任苦笑连连:“小殿下,因为那是臣了解、感同身受的故事。臣是士人出身,臣接触到的女子,除了妻女,就是青楼女子……”

“农人、匠人、商人……臣没有接触过……小殿下说得对,明明臣家里有佃户,臣自认慈善,可一直是俯视的态度……”

弘星对他做一个小鬼脸。

康熙四十五年的一个初春,不光对大清文人要求甚高,他亲自参加女子骑马比赛算盘比赛等等……他还对江南各地方、其他地方悄悄抬头的私刻出版严加打击。

他玛法和朝廷的态度——明面上禁止、私底下不管——弘星不乐意——弘星要收税、要重罚。

“一本书要用多少纸?造一卷纸要花费多少工夫?就用来印制这些‘垃圾糟粕’?交税了吗?人家的书本上明明写着禁止另印刷,你们还印刷?你们这是偷盗的行为知道吗?”

华夏人的版权意识在唐宋时期就有了。谁谁写了一本书,说明禁止另印刷,你就不能印刷。不发现即可,发现了那就打官司。弘星现在的意思是,你们要补交税收,要接受罚款……严重的蹲大牢。

大清人意识到,他们的小殿下——特喜欢收税。税税税,谁敢不交税,谁敢偷他的税收,谁敢贪污他的税收……哼哼!

当然,商人们发现这个商机了,岂能罢休?但是面临小殿下的打压,自然要规矩很多。

小弘星那句“出门看看”传开,一个个地方官都开始吆喝“我们这好看,快来看……”商人们都闻风而动。

书本儿方面也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人通过大戏小报,看到他们小殿下的意思,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再是傻乎乎地乐呵过就忘,而是念念不忘,饭前饭后都讨论,很平静斯文的模样……

这个诉说当年受到婆婆的欺压哭得眼泪花花,生了女儿后被婆婆下眼子看,第二天背着孩子下床做活的屈辱……她的儿女们才了解,原来,他们的母亲,曾经受过这么多的苦。

那个婆婆不满地冲儿媳妇嚷嚷:“你们这是赶上好时候了,哼哼。”然后她的儿媳妇之偷偷抿嘴笑,哄着婆婆:“娘我们都赶上好时候了。”

这个老汉眼睛红红的:“当年卖了你们二哥,爹也不舍得。你们爷爷病了实在没有银子……你奶奶说送进宫,你娘不舍得,说……进戏班子,至少还是一个全乎人儿,还能娶妻生子……”

那个年轻人眼泪汪汪:“我爹老说要我孝顺,我的孩子哭我不疼他们,我怎么做都是错,原来我是‘愚孝’,我的孩子都吃不饱,我……”

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不够“狗血”不够光鲜,不够刺激,可他们是那么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