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万字更新吼(第3/5页)

老八犹豫半响说了一句:“要不,九弟要出海做生意,带着他们?和西洋人做生意,不是‘与民争利’?”

其他几个兄弟都心动,皇上看老八一眼,没搭理他。

老八:“……”摸摸鼻子不敢再说话。

皇上接着道:“上三旗包衣,也是一群非常特殊的群体。读书习武,上战场进庙堂,还和皇家绑在一块儿,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内务府钱粮供应,也是国库养着。

说起来,他们是皇家人最亲近的一群人。汉家人说他们是皇家的忠实奴才,也对,也不对。”

“按照八旗制度,各旗包衣隶属他们的旗主,上三旗包衣直属皇家……朕这些日子就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切?老八你说。”

老八:“……”咽咽唾沫,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上三旗,原来是上两旗。太~祖皇帝时期,是两白旗。太宗皇帝时期,是两黄旗。先皇时期,两白旗和两黄旗争斗,旗内旗丁变化,最终形成两黄旗和正白旗的上三旗。”

“上三旗包衣,隶属上三旗,也是内务府包衣,和其他各旗包衣一样,有满汉蒙朝鲜各族人组成……负责皇家宗室人的护卫、随侍、庄头、宫人丫鬟等等多种差使……”

老八说着说着,只庆幸他母妃娘家的人还算“安分守己”。

“八旗包衣,对比八旗旗丁有‘内八旗’之称,遇有战事参战……儿子认为,大清入关后旗丁们都学了中原文化,中原的规矩制度……和八旗旗主制度冲突……上三旗包衣的地位,也变得……尴尬。”

“包衣只是‘booi’,类似西洋领主封地的百姓,都是正经户籍之民,旗丁无权杀害,也无权私自买卖、交换、或赠送包衣。可儿子听说,包衣们都……不喜欢这个称呼。”

皇上安静地听着,听到最后还笑了出来。

“你额涅,是一个好人,就认为包衣们都和她一样。人~心不足啊。”

!!!

老八脑袋一低不敢吱声。

老四和老十四:“……”

老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脑袋一缩充隐形人。

皇上也没去管他们,直接领着他们来到乾清宫。加上太子、十三阿哥,父子七个一起商议怎么清查内务府包衣的事儿。

虽然皇家一般认命皇家宗室的人做内务府总管,可也有例外。比如之前皇上特别安排太子奶嬷嬷的丈夫做总管。

更何况,内务府负责皇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另有七司三院主管皇室财务、库贮、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马匹……

再有三织造处、御茶膳房、升平署、御药房、养心殿造办处、武英殿修书处、咸安宫官学等三十多个附属机构。

皇上品一口茶慢悠悠的语气:“要清查内务府包衣,难。要查出来关键人物,还不能引发混乱。老二你先说说。”

太子:“回汗阿玛,儿子认为,当先重点理出来线索。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时间久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年来,有宗室败落,有包衣越升越高,其中的问题日益突出。”

“按规矩,包衣的附属臣仆身份只是针对他的旗主,除旗主以外包衣的其他社会关系却与其他平民一样。不应该有其他社会歧视,甚至有些包衣出任高官拥有很高社会地位……

儿子的理解,这一方面是中原君臣制度的冲击,八旗包衣首先属于皇家,再属于旗主,包衣都有一种要求‘平等’的愿望,期待和旗丁一样的地位。

另一方面,八旗旗丁或时运不济,或十分落魄。按规矩,包衣即使做了高官,见到旗主仍以仆人自居,向落魄的旗主行礼,替旗主操办家中各种事物……激化矛盾。”

皇上听着点头,看向老三。

老三躲无可躲,一咬牙:“汗阿玛,儿子认同太子二哥的看法。儿子还有一点补充。这些年来,汗阿玛对某些包衣家荣宠。四弟和十四弟的母家乌雅家,儿子理解,是因为乌雅家的威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