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万字更新么么哒(第2/4页)

弘星一拍小胸膛:“好。”

徐日升:“……”还真被小殿下感动了。

“小殿下,一些特殊的行业,天文历法匠艺等等知识,基本都是家传世袭,东西方、阿拉伯世界,都一样。

一方面,明中期以后,很少有来自地中海的回回天文学家,间接导致原先研究回回天文学的回族家族研究水平退化。

一方面,在回回天文学的起源地——地中海地区,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文艺复兴,其天文学水平赶超MU斯林天文学。

最后一个方面,元代极为重视天文实测方面工作,专门设有供回回天文学家研究的回回司天台。明代对历书工作的确十分重视,忽视天文实测工作,回回仪象荒废,为回回天文学的没落埋下伏笔。”

弘星掰着手指头数一数:要重视天文实测,要不能家传世袭,要继续去找全世界的天文学家来大清,地中海是一个好地方要去看看。

“那监正,世界上的天文学家,都在地中海,那一个圈圈吗?”

小孩子的眼睛闪亮亮,比他额头正中那颗红宝石还亮,徐日升几乎可以听到小殿下强烈的小信号“地中海,弘星喜欢,弘星要。”徐日升这次胖肉不抖了,心脏一抖一抖。

“小殿下啊,这当然不是。”徐日升感觉他额头有汗水下来,赶忙掏手帕擦一擦。

“东方有很多伟大的天文学家,那张衡?祖冲之?战国名著《石氏星经》的石申?”徐日升急切地转动他的脑袋,特诚恳地表示,“四百年前元朝的汉人郭守敬,那可是东西方都承认的大天文学家。

一百年前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和他不相上下,意大利的伽利略·伽利雷小殿下也知道不是?还有现在英吉利的大科学家牛顿先生……他们都是世界上伟大的天文学家……“

四目相对,徐日升眼巴巴地表示,世界各地方都有天文学家。弘星迷迷糊糊。

徐日升“咕咚”一声咽下口水:“小殿下,皇上派人去英吉利给小殿下请牛顿先生。小殿下你看,大清人很聪明的,那梅氏家族的梅文鼎学习东西方数学后,他目前的数学知识就是世界顶尖。”

“还有那钟表技艺、火器技艺……现在大清的火器水平,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低,真的,小殿下。上帝在上,监正发誓句句属实。”

所以小殿下你看,咱不用去那地中海,那全世界抢人才了不是?大清都有啊。

弘星模糊“领悟”到徐日升那强烈的小信号,小胸膛一挺:“大清棒棒哒。”

徐日升:“……”

“大清棒棒哒。”

*

笑得比哭还难看,含泪大声喊出来。还是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真诚,和对他的上帝一样真诚,还带着流不出的眼泪花花……徐日升就感觉小殿下如果再待下去,他要“晚年早逝”。

皇上收到徐日升的“求救消息”,刚刚用完他迟到的晚膳散步消食,忍不住地笑,一边笑一边问身边的李光地:“晋卿上次说,进京的文人大儒中,有梅家的梅文鼎?”

李光地也乐哈哈地笑:“回皇上,梅文鼎在京。不光梅家来人,还有桐城方家的人,江西薛家的人,都来了。”顿了顿,“康熙三十八江南乡试第一名的方苞也在京。”

皇上听着这些中原算法数学大家都派人来京,哈哈哈笑。再听到李光地提起那个桐城书生方苞,更乐呵。

“朕这是第二次听到晋卿提起方苞的名字,怎么,他这次会试,还是没有希望?”

李光地苦笑:“回皇上,方苞有才,那是真有才。可他的文章……也是真不适和科举考试。”

皇上“嗯”一声:“要他去参加‘鸿学博儒’科考。有偏才之人,当特殊对待。还有那个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也给安排安排直接去礼部考试。哎呀,弘星天天要听睡前故事,要他多写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