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赫哲鱼宴(第4/4页)

“好孩子。”

一桌鱼宴十道菜,大马哈鱼是冷水鱼,甄珍店里有常备的,除了炸鱼快,还汆了丸子,大马哈鱼的鱼籽和鲟鱼子是喝酒之人最喜欢的菜肴,家烧嘎牙子鱼,鲟鱼骨,刨鱼花,还做了道女士喜欢的酸甜口的锅包鱼。

吃兴浓,老爷子和老太太带头唱起了《乌苏里船歌》,“啊朗赫呢哪,啊朗赫呢哪,啊朗赫赫呢哪,赫雷赫赫呢哪……”

宝库小嘴张了张想跟着学,郁郁地放弃,这是他学过最难的歌。

一顿饭,巴亚吉尔一家吃得极其尽兴,对甄珍的厨艺赞不绝口。

临走之前,老爷子和蔼地对甄珍和宝库说:“孩子们,虽然我们几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都慢慢被同化掉了,但永远别忘了我们的来处和我们本民族的祖先,差异才是美,千篇一律就没意思了,记住咱们是不一样的。”

宝库大声附和,“没意思,不一样!”

一家人笑着离开。

虽然还是没下雪,但终于等来了寒流,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持续了十天,老邱给甄珍打电话,告诉她周末外出拍冬捕。

孩子小,得家长带着,平时家长上班没时间,所以老邱找了周末两天开拍。

宝库的大事业,甄珍必须全力支持,周末歇业,陪宝库去鸭绿江下游的丰湖拍冬捕。本来小陈也要去,但是费劲从大西北抓捕回来的犯罪嫌疑人,什么也不交代,忙着跟他周旋,实在没时间。

省城到哪都方便,开到丰湖也就三个半小时,车上一共十来个小朋友,挺难为老邱的,这些小朋友里除了几个汉族小孩,其他都是他找来的少数民族的小朋友,连服装都是按照孩子的尺寸定做的。

宝库已经提前换上了,上身是白色,领口有刺绣的褂子,下身是豆沙色的肥裤子,腰上系着同色腰带,头上还绑了个布条状头饰,这一套穿在身上,看起来憨憨的。

臭美的不行,问姐姐,“我帅不帅?”

“帅呆了。”

一路说说笑笑到了地方,车停在山坡高处,一下车大家都被眼前所见惊艳,大湖一眼望不到边,结冰的湖水在正午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冰蓝色的光,美轮美奂,只有大自然才能雕琢出这样的美景。

丰湖名字起得好,水产丰富,当地每年都会安排冬捕,大部队到来之前已经有小分队拍摄完凿冰洞的过程,当地采用的是古法捕鱼,打“咕咚网”,下“铃铛网”。

小朋友没有台词,是宣传片里的见证者,镜头只要捕获他们的表情即可。

根本不用摆表情,听有人从上游的冰冻拉扯咕咚耙吸引鱼群,那巨大的声波,听在孩子耳中有如低沉的战鼓,开启一场渔猎大戏。

马拉鱼网,上万斤胖鱼被渔网捕获,阳光下闪出耀眼的银光。

老邱很会拍,孩子们还有小猫,带着惊叹的美好侧颜,纯真的大眼俱都被录像机记录下来。

正午阳光正好,气温虽低,但体感温度不算太低,老邱跟助手们要研究哪里需要补拍,让孩子们先自由活动。

叮嘱家长们看紧了孩子不要靠近冰洞,掉下去就危险了。

宝库在冰面上打了一会呲溜滑,见姐姐跟一个渔民在聊天,走到地上摊着的鱼网前,发现鱼网底下有个圆咕隆咚的东西,眨了眨眼,这不会是湖里捞上来的金子吧?

小猫咕嘟则慢慢靠近了最近的冰洞。

其他小朋友都在打呲溜滑,千篇一律没意思,我们是不一样的!

金子是要咬一咬才知道,找宝小能手宝库张开小嘴。

小猫把尾巴伸进了冰窟窿,准备用尾巴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