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鱼缸(第2/3页)

会议开完,叶知秋就回财政局了,家大业大不好管,但好在这几年工作下来,临海市内的整体经济脉络也已经理清楚了,各大工厂都陆陆续续添加了好多新业务,发展得还不错,奶制品厂不止有光明奶糖了,还造出了光明奶粉,一举取缔了麦乳精那‘国民保健品’的位置,成为了新的‘国民营养品’,与四季养生粥并列评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必送之物。

除了财政局的事情外,叶知秋也会去市内的各个单位走访,参观参观那些工厂的流水线,同那些工厂里搞技术的人聊一聊,站在后世的眼界高度上往技术员心中种下一些种子。

大元汽车厂主营业务还是救护车,他们有心进入农机与轿车领域,可又担心同长青市那边起了利益冲突会影响眼下的合作,叶知秋还为此苦恼过一阵子,后来她就想出了一条捷径的路子。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大元汽车厂无法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汽车生产链,但可以尝试着造自行车的生产链,还有摩托车的生产链!

叶知秋知道电池研究的重要性,还从西南电子大学挖了两个研究团队过来,一个团队的人负责研究电池、一个团队的人负责研究电路板与集成电路,她凭借后世从一些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中听到的信息,给这些团队布置了研究方向,先尽力研究铅酸蓄电池,然后就朝着新型材料电池研究,研究集成电路的团队则是要大力发展半导体研究,表面上是为了尽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叶知秋针对未来的芯片之争提前布局。

恐怕没人会知道,她在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布了这么‘前卫’的一场局。

如果不知道这些技术会在将来成为‘卡脖子’技术,叶知秋多半是看不到这些问题的,但既然看到了,怎么能埋下这个隐患不去解决?

‘三月三十一号’变成了一道魔咒,叶知秋赶在这道魔咒前疯狂走动挖人,起初还是有规划的挖,后来就变成了能挖到哪个算哪个,去了一所高校之后,直接找里面最有分量的团队,能挖就挖,实在挖不动就留个口信,那些人愿意在来年三月三十一号前到临海市找她,她会给提供一个落脚之地,如果不来,那……人各有命!

临海市工农兵大学的那些教员们也开始联络自己的老朋友了,一通通电话拨了出去。

“喂,老魏啊!之前我同你说的事,你考虑好了没?我们这边打算收紧了,明年三月三十一号之前来的还要,一旦进了四月,谁去说情都没用,有文化的苍蝇都不让飞进来一只。”

“老董啊……你怎么这么固执呢?临海市这边既能安安生生做研究,还能踏踏实实过日子,不比整天担惊受怕强?都有老伙计被逼死了,你还想步人后尘?听我一句劝,赶紧带着家人过来吧,我知道你放不下学校里的学生,但临海市这边也组建了工农兵大学,教员都是从全国各地挖来的,市财政的叶局长更是倾注了很大的财力在教育和研究上,你过来还能再为科学研究发光发力,若是你不过来,怕是下次我就得去给你上坟了!”

“妹子,你听哥一句劝,现在外头都不安定了,你赶紧过来,别再顶风作案。像咱这种人,在临海市怂着尚有可能等到翻身的一天,如果你再过不来,怕是之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每一通电话都有专人在后面听着,等差不多工农兵大学这边的教员都通完电话后,报应来了。

大约过了三四天,有人突然被请去喝茶了,据说是国-家在西部有更重要的研究计划,从临海市借走了这么个人,后来又陆陆续续借走一些。

那些人的能力放在那儿,如果真是有重要的研究计划,肯定不会借那些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的半吊子,唯一的可能就是做的坏事被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