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洁癖(第2/3页)

来一个红袖章被抓去改造一个,职业碰瓷的老头老太太演技直逼影帝影后,久而久之,红袖章们也都知道临海县的教育不能碰,就没人来闹事了。

后来临海县转临海市,办了扫盲班和工人预备班,堂而皇之地上课搞教育,红袖章们有心过来搞事,可是临海市有高度自主自治权,市政府要保教育,他们来了又有什么用?

只要一来,就被以‘聚众闹事’的帽子给抓去改造,这些红袖章去省里闹□□闹,愣是丁点儿水花都没泛起来,最后这些红袖章也学聪明了,搞不过你们,那我们还躲不过你们吗?全国的地盘那么大,我们非得在临海市搞?

当临海市周边的十六县都划入临海市的消息传开时,那十六县内的红袖章都是连夜撤离的,丝毫乱都没给临海市教育局添。

教育预算科的韩科长把叶知秋的要求悉数记了下来,还将本子上记得那个‘工农兵大学’特地圈了个圈。

-------------------------------------

叶知秋攒的这次会议把亟待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个遍,不仅将财政局下的各大科室争执的预算问题给解决了,还给了正大食品厂等企业足够的压力。

攒完这个会议之后,叶知秋又去攒了建设工农兵大学的会议,将她跑动跑西召集来的那些人才聚集在一块儿,将工农兵大学建系的问题给落实下来。

从姑苏学院挖来的食品专业的人才不少,就由高玉教授牵头成立工农兵大学的食品系,以正大食品厂、奶糖厂、海产品厂为实习实训基地,将工农兵大学的食品系给办起来,一边培养研究型人才,一边培养高级工程师。

从首都医科大学、京城药学院、金陵药学院以及卫健委挖来的医学专家也不少,就由临海市中心医院院长胡滨牵头成立工农兵大学医学系,以临海市中心医院为实习实训基地,将工农兵大学的医药学系办起来,为医学发展培育人才,也为临海市内各区输送高水平医疗人员。

还有从赣南学院挖来的纺织人才,也可以立足于颍上区新建的蚕桑棉基地建立纺织印染系,为纺织业培养人才,输送精英。

……

至于工农兵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就从各大厂子里的优秀职工中选取。因为这些职工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工农兵大学的四年制学制中,前两年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基础课与通识基础课,两年后,所有学生面临分流,一部分学生已经成为了掌握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可以服务社会了,就被输送往社会工作岗位上去,一部分学生留下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科学研究继续奉献。

叶知秋会时不时地去各个院系走一走,同那边的专家学者交流交流,将自己‘签到’所得的技术透露一些出去,给这些行业的发展添加了一些‘催熟剂’。

这一年,临海市各区的发展都按下了加速键,全市的脱贫攻坚战通通打响,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县城因为土地贫瘠而连年贫困,老百姓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的温饱线上,政府就在这些地方建设工厂,培养当地的青年进入工厂工作,将农业种植用地变更为工业用地,这些贫瘠的土地上负责输出工业产能,而那些土地肥沃的土地上输出的农业产能也会被调来供给这边的老百姓。

这是太忙了,忙到叶知秋都没时间同林国栋作了,夫妻俩晚上回去后就累得不行,就在叶知秋快将临海市中心医院还有一个后勤预备处的时候,后勤预备处的那些医院职工家属突然给她送来了好消息。

经过历时十九个月全年无休的公关工作,研究人员顺利攻克避震技术,经过改造过的避震技术安装在长青市造的救护车上,抗震防颠簸的功效比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