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摸狗头(第2/3页)

“我提醒你一句,一个人、一个地方,只要想发展,就绝对不能忽略自己的基本盘,那是底牌。所以说,不管你现在有多少个发家致富的想法,你都不能忘了,什么才是你的基本盘。”

“正大食品厂就是你的基本盘。立足于基本盘上稳扎稳打地搞发展,才是长久之路。”

“不是说别的厂子不能建,而是不合时宜。正大食品厂的未来远大的很,先用正大食品厂赚到足够的钱,这样就算办别的厂赔了,我们也有底气。”

林国栋恍然大悟。

叶知秋拍了拍林国栋的肩膀,她倒是没觉得林国栋笨之类,毕竟林国栋这前面二十多年的经历中都没有经商的想法,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他看到的是每一个产品做出来卖出去都能换来利润,却没看到万一产品卖不出去,到时候就是血本无归。

事实上,就算再过十余年政策变了,经商的大门打开了,很多人靠着开放的门户与庞大的市场赚到了钱,赚的也是政策红利,后来的浪潮从香江那边涌来,所有人都吃了大亏,有人痛定思痛,想明白经商的弯弯绕绕,继续朝着生意的上坡路走,有人就此折戟沉沙,湮没在商海浮尘中。

不吃一堑,难长一智。听理论哪有亲自摔个跟头磕个头破血流来得痛?

不痛足痛够,是很难长记性的。

像林国栋这样只要她说了就会记下并严格执行的人,已经算是省心中的省心了。

而且林国栋身上有七二六营中训练出来的谨慎与规矩,他比叶知秋更懂当下社会的红线。叶知秋有些想法-会触碰红线,稍有不慎就会被时代中的虎狼吞噬,有林国栋在一旁盯着,擦边球可能会打,红线绝对不会踩……

夫妻本来就是结盟,从生活到经济、再到余生与未来,要是完全依照叶知秋的想法,可能还没等到飞黄腾达就被当下的社会形势给和谐了,林国栋是她面向未来大步前进的一道保险,也是坚实的后盾。

叶知秋心想,她与林国栋扶着一起向前走,林国栋强大些,林国栋与他背后力量的联系就会更紧密些,万一她的什么想法太超前,犯了什么事儿,林国栋也有办法把她从局子里面捞出来。

当下的形式,步步是坑,小心为上。

林国栋在她眼里变成了一张未来可期的护身符,价值倍增,叶知秋胡噜了一把林国栋的脑袋,“先立一个小目标,将正大食品厂的销售额翻五倍,实现了这个小目标后再去追逐其它的目标。现在那个小破厂子赚得钱,哪够你去试错?试错成本不是成本?”

林国栋点头,“有道理。”

叶知秋感觉林国栋这脑袋的手感不错,头发硬邦邦的,就又多摸了几把。

林国栋从思索中回过神,面露诡异地看着叶知秋,问,“媳妇儿,我咋觉得你像是在摸狗头呢?”

叶知秋一愣,转而丢给林国栋一个风情万种的眼神,“你觉得是就是吧!”

林国栋:“……”

“这怎么能我觉得是就是?很明显不是啊!”他刚要辩解,就见叶知秋步履匆匆地走了。

-------------------------------------

同叶知秋谈了这么一次后,林国栋对于临海县接下来的发展明显心里有了数,他没急着创办新的厂子,只是又从南粤那边买了五条生产四季养生粥的生产线回来,并且同好几个省的粮站签订了粮食采购协议,将正大食品厂的规模扩大了一倍。

正大食品厂的外销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走,原先仙台食品厂卖罐头的渠道基本上都废掉了,毕竟人家吃罐头的人觉得罐头又甜又有水果,粥谁不会熬?有啥好吃的?你说那粥养生,可你也没保证说那粥吃了之后就能长生不老啊!

正大食品厂的外销之路是在沈城二六营打开的。

林国栋给孟首长打过一个电话,同孟首长说了叶知秋配好的药膳开始装罐卖的事儿,孟首长回头就同后勤采购的负责人打了招呼,将四季养生粥列为采购品,保证每位战士一天一瓶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