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夫妻夜谈(第2/3页)

听林国栋这么说,叶知秋高看了林国栋不少。她没想到林国栋有自己的判断,还以为林国栋会像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呢!

她又问林国栋,“那你是怎么看这些事儿的?你也觉得老师们就是□□,反动派?”

林国栋皱着眉想了好一会儿,说,“不全是,但一定有。”

叶知秋笑了一声,说出一些听起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我看问题和一般人不大一样,我喜欢从人性的角度上看。所谓走姿派,就是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那一派系,这同我们的国情相悖,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我觉得不能把所有同经济、同利益沾边儿的事情都扣上□□的帽子,那样未免有些太过上纲上线了。”

“古语里头不是有句话那样说的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祖宗这话把利益讲的明明白白透透彻彻,难不成我们还能说老祖宗就是□□?不能。”

“我看问题喜欢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去看,听起来有点自私些,你将就着听。老师们在学校里奖励学习好的学生一只铅笔,这能算□□吗?学习好的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同庄稼地里努力干活儿的老农民赚的工分高,有本质上的区别吗?没有!奖励好学生一只铅笔就算□□的话,那为什么庄稼地里不是大家一起干活,谁也别计较干的多干得少,最后大家都住一样的吃一样的穿一样的?”

“人都是有劣根的,如果没有事情鞭策,谁不想趴下来舒舒服服地躺着?要是甭管干多干少,衣食住行都一样的话,大家肯定都不认真干活,不然那干活卖力的人不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傻子了么?忽略个人付出这个基石而建立起来的公平,是完全不应该存在的,按劳分配才是正经的。”

“我说一句你听起来可能觉得有些荒诞的话,我所认为的按劳分配的‘劳’,并不是劳动的劳,而是功劳的劳。同样是种二亩地,有人能产出五百斤的粮食来,有人只能产出一百斤粮食来,劳动量是一样的,就应该分一样的东西吗?如果真这样做了,谁愿意多费心思在地头?”

“人家那些辛辛苦苦给我们造飞机大炮的专家们也是累一天,同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累一天有的比?要是没有那些专家的付出,我们天天都得担心会不会再被鬼子打过来。”

“我说这么些话,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你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尽点力。或许老师群体中真的出现了害群之马,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蠹虫,但别以偏概全,更别一杆子把所有老师都打死。”

“没有老师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哪有现在各种治病的药?种地真有那么厉害,老祖宗种了几千年的地,至于被鬼子压着打?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没有盘尼西林,就没有飞机大炮,就没有未来!要是把老师的腰杆子打断了,文化传播的根子就断了!别觉得打倒一批老师,还会有千千万万的老师站出来,真要把人心寒了,谁愿意出来做那燃烧自己奉献社会的火把?”

叶知秋越说越觉得火大,不仅仅是因为社会环境,更因为自己这个穿越过来的人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却无力改变,她想想林国栋之前说的那话,没好气地踹了林国栋一脚。

林国栋冤枉死了,但他不敢抱怨,只能问叶知秋,“你心里肯定已经有主意了吧,同我说说,你打算怎么办?”

这就说到了正事。

叶知秋瞅了林国栋一眼,警告说,“我就和你一个人说,你要是敢透露出去,哼!”

“我之前去过京城一次,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在毁书了,我打算抢救一批书下来,不能让文化的根子给断了。还有就是,你别整天在县委里划水,想办法把咱们县打造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我估摸着这妖风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说不定还会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