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5页)

“她近段时间还算老实,没怎么出过门,偶尔出去也是为了张罗嫁妆买东西,没多久就回家了。”

张稳婆说着说着,忽然想起来了。

“对了!她前段日子倒是去大悲寺,就是在开封府闹出事之后不久,她说她错了,要去大悲寺忏悔一阵子。我觉得挺好,也就同意了,在那大概住了有七八天。”

王钊在得知张素素在大悲寺的具体时间后,就立刻前往大悲寺调查情况。

临行前,韩琦提醒王钊特别注意当时住在寺内有身份的人物。

王钊在天近黄昏时折返 ,回禀韩琦和崔桃等人,张素素在住大悲寺期间,吏部尚书之母吴老太太也在那里礼佛。

据寺内僧人称,张素素在住进大悲寺的第三日便与吴老太太来往甚密,颇得吴老太太的喜爱。离开的时候,吴老太太还赠与她厚礼。

像这种需要问高门大院的女眷证供的情况,便需要崔桃出马了。崔桃去吏部尚书府拜访的时候,特意跟吴老太太提了一下大马氏是她姨母,目的就是为了让吴老太太放松自在些,卸掉对府衙的防备,不会有所保留。

吴老太太本来听说开封府竟然夜里来人查问她,有几分不喜和抵触。瞧见崔桃这丫头长相可人,笑起来甜美,又是吕相夫人的外甥女,自然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吴老太太实话地告诉崔桃,她确实在大悲寺内结交了一名张姓女子,却不知她闺名是否叫素素,只以张二娘称呼她。

“这丫头心地善良,救了我的命呢。”

那日,吴老太太她照常去寺中的池塘边喂鱼,不想脚下一滑跌进了池子里,水可不浅,跟她随行的四名丫鬟都不通水性,只急着在岸上乱叫。那会子吴老太太真觉得自己要死了,是张素素及时出现救了她一命。

“我瞧她衣着普通,必然出身苦,细问情况之后,也确实如此,允诺给她宅院良田,她竟都不要。又要给她那排一桩好亲事,她说她已经订了亲了,虽说是续弦,但未来夫君对她很好 。还说什么谢礼都不要 ,只要我身子好好的就是她的福气了。”

“听寺内僧人说,她人走的时候,被老夫人赠了厚礼?”崔桃问。

“哎呦,那算什么厚礼,是我听说她出嫁,孤女出身,没什么长辈为她筹备嫁妆,怪可怜的,就随手送了她两样东西。她还是坚持不要,好说歹说硬给了才收下。

她跪地下给我磕头道谢,哭着说从不知祖母疼她什么样 ,多谢让她感受了一回。我心疼这孩子太懂事,又知道感恩,便让她就把我当她祖母也行。”

吴老太太讲到这里后,不禁再叹一声。

“唉,这个孩子真叫人禁不住心疼啊。”

崔桃边听边不禁佩服张素素这手段,三言两语居然就把吴老太太认成自己祖母了,这可不是谁出手救了人都能攀上的关系。

张素素的目的既然是要嫁给王判官,这吴老太太从池塘边跌下定然不是巧合,不过时隔这么久,现场早已被破坏,无法查证了。总之吴老太太只要上了套,那就是张素素的网中鱼,张素素对于殷勤讨好、装柔弱博同情、挟恩图报等手段,那可是手到擒来。吴老太太是礼佛之人,心思本善,招架不了张素素这样的‘天罗地网’也在情理之中。

全国五品以下官员的政绩考核,都归吏部所管,而吏部说话最份量重的人就是吏部尚书。张素素对于吏部尚书的母亲有救命之恩,回头政绩考核的时候,帮忙说个情,使一把力,那还真有可能让王判官就上去了。

如此大概明确了,王判官突然殷勤,愿意娶张素素,是因为张素素搭上了吏部尚书这条线 。

这事情其实挺可悲的,女人为了嫁人费尽心思去算计,男人倒是坐享其成了,不过是施舍个正妻之位。张素素大概也是意难平,才要王判官请假陪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