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8页)

“你们说比试就比试了?没有奖赏的比试可没趣儿。”崔桃不感兴趣道。

“最近攒了三百文钱,我都拿出来!谁赢了给谁!”王四娘一咬牙道。

萍儿想了想,“我绣了一块百蝶布,还没决定做什么。但真真有百蝶,各有不同,不重样的。”

崔桃对这些东西倒没多大兴趣,不过见二人既然倾其所有想要看比试,那就比一下也无妨。

“玉杵。”韩琦斯文道。

王四娘、方厨娘和萍儿都很惊讶,没想到韩琦会凑她们这热闹,而且一张口就是那么贵重的玉件,果然不愧是当官的人。

“既是过节,自当尽兴。”

见众人都很惊讶,韩琦就多给出一句解释。

王四娘自然高兴奖赏丰厚,反正钱不是她出,悬赏越多越让人兴奋。

萍儿其实很爱玉饰,很后悔会自己当初没能好好跟家里的长辈学包粽子的手艺。早知道有朝一日会有人拿这么多好东西悬赏,她天天练习包一年粽子也可。

但随着比试开始进行后,方萍儿深刻地醒悟到自己当年幸好没学,不然别说学一年了,就是学一辈子也比不过崔桃。

方厨娘可以用续叶子的办法,包出十片叶的粽子。崔桃的就多了,大家不用数就知道她肯定赢了。先拿了七片粽叶交错摆在桌底,之后续粽叶的时候,也不知用了如何巧妙的穿插手法,粽叶竟然都听话地被编织起来,添了米之后,交错封口系好,包出一个有盆口那么大的粽子,大概共用了五十片叶子。但粽子仍然保持了斜四角形,要知道这形状的粽子最难包,用了拿么多粽叶居然还一点都得不变形,让人觉得厉害又可怕。

纵然是做了一辈子饭的方厨娘,瞧见崔桃这手法都不禁叹服。

“瞧瞧这聪明人啊,不管做什么都比我们这些俗人厉害。”

韩琦看着这大粽子,就想起上次崔桃进宫前给过他的承诺。果然,她给他包了一个最大的粽子。

这么大的粽子想要蒸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这粽子自己一个是单独另安排一锅煮。

等粽子的时候,崔桃得了韩琦给的玉杵臼,她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悄声跟韩琦道一句谢。这道谢自然不像在众人面前那么正经,声音里略带那么一点点撒娇意味,让人听着意犹未尽。

“你凭本事赢的。”

黑漆的眸里映出的全都是崔桃的身影。

崔桃笑了笑,她自然知道韩琦料准了她会赢,才会加这彩头,“我若赢不了,六郎的玉杵送到方厨娘那儿了,可怎么办?心里急不急?”

玉杵臼难得,研磨最细腻,用来制些名贵精细的药丸时最得用。

当然韩琦赠她这玉杵臼,难得之处却不是这玉杵臼的用处,而是其中的寓意。在场的人读书的不多,大概都不明白,但崔桃心里自然是清楚的。唐时裴铏所著的《传奇·裴航》故事里,男主裴航便因寻得玉杵臼为聘礼,才得以求取云英而成仙。

所以这玉杵臼,也有那么一点求娶为聘的寓意。

韩琦大概没料到崔桃连这都领悟到了,突然轻咳了一声。

崔桃立刻端茶给他。

“下次直接送啊,不必担心我不收。只要是六郎送的好东西,我都要。”

崔桃的声音带着俏皮,些许丝丝的甜意,愣是把一句不客气地要东西的话,说成了比蜜还甜的情话。

“再说我也不是什么都会,一旦输了,被别人得了好处,岂不亏?”

“瞧手法便知输不了。”韩琦应道。

崔桃作恍然大悟状,点了点头,揶揄韩琦:“啊,原来六郎心里早都算计好了才送!”

韩琦被当场戳穿心思,假意用手掩嘴又轻咳了一声。这时候王四娘和萍儿那边又热闹起来,他就顺势侧身扭头看过去,好似被那边的吵闹声吸引住了一般。可崔桃知道,他一向对外事态度淡然,哪会因那俩人频频吵嘴而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