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争宿(第2/2页)

郑氏便道:“他娘姓谢,嫁的那一家姓傅,家中仅有一女,女儿唤作傅咏晴,正是说亲的年纪,比你大两岁,从前我听过一耳朵,说是脾气不太好,又爱闹腾,她亲娘还在时都管不住。”

沈念禾默默把那傅咏晴的名字在心中读了两遍,特意记劳了。

郑氏脾气甚好,又极少道人是非,既是她都说“爱闹腾”,想来必定不是什么好打交道的。

一时收拾完毕,等到晚间裴继安回来,三人又对得一遍,确认并无什么遗漏之后,这才各自睡去。

次日天才蒙蒙亮,一行人便出发了。

这一回因要携书上京,裴继安准备了五辆马车,又雇了镖师八人,马车夫六人,取了驿券、路引,衙门的文书等等,择的全是官道,住的不是驿站,就是大客栈,是以一路俱是十分顺利,虽是偶有小问题,却都很快解决了。

只是毕竟出门在外,难免遇得突发之事,这一日正走在山道之上,忽然遇得狂风大作,并不给人半点反应,暴雨已经倾盆如注。

此时正当下坡,众人不敢稍停,生怕一个不小心,那马车后厢的东西便要翻滚出去,如此一来,不过片刻功夫,车夫也好、镖师也罢,俱都被淋了个落汤鸡。

冬日天寒,等到众人快快换了干衣裳,已是有几个体弱的打起喷嚏来,果然到得下一个落脚处,一觉睡醒,十四个人里病倒了六个,几乎全是马车夫。

没了赶车的,自然不能再走,一行人只好在下一处地方停了下来,拟要暂歇一日再做出发。

此处乃是北上京城的必经之地,旅人甚多,驿站虽大,却是不剩几个房间,幸而裴继安的驿券是特地找郭保吉开的,还算拿得出手,驿卒见了点头哈腰的,见得此处人多,还特地帮忙腾了个小院子出来。

落脚之后,裴继安忙着出去请大夫,郑氏便要带着沈念禾同那几个镖师一齐出去外头吃饭,只是还没来得及出门,便听得院门外头有人吵吵嚷嚷的。

不多时,驿卒苦着脸跑了进来,左右寻了一圈,不见裴继安,只好随意寻了个面善的镖师道:“方才那官人哪里去了?还请寻他回来——这一处来了个客人,说是带着许多从人行李,不好拆开在外头,想借你们的院子住,不知大家伙方不方便腾一腾,将此处空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