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议(第2/2页)

对此关羽抬手抚须不言语便是默认,他此刻胡须虽不见花白,但已不如之前浓黑。

张辽的死亡,吴懿的战死,吴班的叛逃,接连发生的事情对他有些打击。

作为一个固执且骄傲的人,任何违反认知常理的事情,都是一种打击。

王甫又进一步说:“此事上报陛下,陛下亦左右为难。今不若退一步,多做积蓄,即预防明岁旱涝灾害,也为北府积蓄粮秣。”

原计划只是向东把战线推到豫章,并无灭吴的计划。

如果灭吴,那益州方面开始北伐时,荆州方面就缺乏足够的军粮供应。

就汉中、陈仓道的转运条件,益州军北上时还能勉强供应,后期一定要吃荆州方面自武关转运的粮食。

所以孙权不必害怕,汉军第一目标是光复关陇,恢复版图优势。

既然无法灭吴,也无灭吴的心思,不若退一步,求稳,集中资源满足第一目标。

王甫是益州大族出身,益州人真想在朝廷里站稳脚步,只有一条路:恢复关陇。

到那时,荆州人、关中人中的核心成员会随着朝廷迁移到长安或雒阳,没必要扎堆往益州跑,益州人头顶上的大山就被搬开了。

随着统一天下的脚步越来越快,出现的官职空缺也就越来越多,就轮到益州人做人上人了。

虽说头顶还有元从北人、荆州人,关陇人,可肯定能把扬州人、青徐人、河北人压在脚下。

帝国的金字塔里,益州人能处于中层位置。

现在益州人对于战争,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兴趣。

而王甫从兄弟三人,被益州人称之为三龙,王甫堂弟王士履历比较奇怪。

是一个益州人,却是追随刘备入蜀的益州人,战后论功举为孝廉,如今任职于中军。

帮刘备打下关陇,是益州人迫切需求,甚至比刘备本人还要着急。

从公从私来说,王甫做出了一个关羽预料之中的答复。

关羽又将目光看向同乡小老弟裴俊:“奉先如何看?”

“公上,为国家计较,臣以为国家所重非系东南,实乃关陇。”

裴俊也求稳:“臣以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又善。应使世子与吴使者交谈,迫其割让江夏、武昌二郡。此二郡,于吴人而言实属鸡肋,不能兼得,亦可不费寸功,割来江夏半郡。”

“孙权失德,吏民无治,故人祸频出。故时疫兴起,久难根除。”

裴俊换一口气,露笑:“我军经营江夏数载,自可厘清阴邪毒瘴疫气,不碍大军东征。否则今后再出征,孙权狗急跳墙,难免会有逆天害民之举。”

问题又回来了,关平到底缺不缺这笔功勋补足资历?

不缺,就凭他是宋公嫡长子,更与田信同袍浴血并肩作战过,关平永远都不缺军事威望。

所以这个选择摆在面前,关羽不需要为私事而为难,可以从公权衡利弊。

甘述做出判断,随着关羽目光移来,甘述起身回答:“宋公,职下附议。”

见此回答,关羽微微颔首夸赞说:“本以为承烈会有出奇之语,不想甘为人后。”

甘述面容平静:“职下投效汉室,所欲乃成汉室大业,而非成自家名望。诸公言之有理,职下又何必饶舌逞能?”

对此关羽深深认可,连连感叹难得。

萧规曹随,萧何难得,曹参也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