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两只兔子(第2/2页)

把温婵从祖籍带回府里,一是看不过温婵继母对她的刻薄,二则却是为了给张盈找个玩伴。

八岁那年她随父母回徽州祭祖,在那个叫做乌山镇的小镇上看到了温婵。

乌山镇是张家的祖籍,整个镇子倒有六七成人姓张。

张家的祖宗带领家小在燕京安家之后,曾立下家规,交代日后不管荣辱兴衰,每代的宗子宗妇都须得葬回镇东方的梅山祖坟。

那时正是腊月天里,徽州城外正下着鹅毛大雪,漫山遍野除去白色还是白色。

温家小院儿前面不远的水渠旁,倒是有两株野生的红梅开得正盛。

张盈乘着暖轿路过,临时起兴前去折梅,就看到挽着裤脚站在冰水沟里给弟弟寻竹蜻蜓的她。

竹蜻蜓是温婵弟弟故意丢进水沟里的。

那孩子穿着紧实崭新的棉衣,一面笑着跳着,一面挥着鞭子指使温婵左右寻找,仿佛是最有趣的乐子。

而她的继母,则站在窗内烤着火捧着茶,笑微微地望着他,眼里流露出骄傲与得意。

温婵的祖父其实是张家人的赘婿,温婵祖母死的早,也没有留下后嗣,后来祖父再娶了个张家女,又生下温婵的父亲,渐渐就在乌山镇生了根。

温婵的父亲那会儿已经不在。

张盈看不得那熊孩子的恶劣,着人捉住他,当着她继母的面,狠打了他一顿屁股。

然后又直接把温婵带着回了住地。让她沐浴又更了衣,还让人端来热汤。

当夜温婵发起热,嘴里不住地胡言乱语,哭泣不止,张盈又披衣着人去请随行大夫。

病好后她跪在地下直磕头,说宁愿给她做奴婢,跟她回京师,也再不愿回那个家去。

可是那会儿的张盈心里正充满了正义感。

她只觉自己是野史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侠客,并不是图她回报才出手相救,又哪里肯答应让她为奴?

何况当奴隶有什么好,一辈子抬不起头不说,日后连子孙也入不得科举。

此外再有一重,温婵的祖母追根究底起来,竟还是她张盈的堂姑祖母。

张家这样体面发达的人家,既是阁老又是国戚,怎么能做出让自家族人亲戚为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