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是晋王殿下(第2/2页)

门外正伫目观望的摊贩们窃窃私语:“是晋王殿下!”

茶水烫手,长缨把杯子放下来。

身旁那桌穿着七品官服的几名官吏又捏着花生说道:“前几日皇上下旨让晋王揽下了负责漕粮入仓的差事,这是出城的方向,八成这是往码头去了。”

长缨拿着帕子擦水,想起漕粮这件事。

码头漕粮入仓长缨知道,江南种两季水稻,每年夏秋两季稻米收割之后会有大批糟粮运送京师,眼下七八月季,正是早粮进京的时候了。

杨肃要忙政绩长缨也知道,但没想到他偏偏找上了漕粮?

前世里他也揽过漕粮的差事,结果跟杨际硬碰硬来了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交锋

她对漕运司内部不熟,是因为她前世里没有接触,里头的消息也不会传得满城风雨。

但宫里的交锋都摆在那里,且这种事本来就与民生相关,传播的人多,也正因为对这些事情掌握得七七八八,所以她当初才会那么大的信心决意追随。

通过刘蔚事件,杨际对漕运司的野心昭然若揭,在湖州时杨肃已经在漕运总督府内部埋下了隐患,想来前世里他也做到了这一步才回的京。

但终究整个漕运总督府还控制在顾家和杨际手里,所以前世里杨肃揽下漕粮入仓这事,还是被杨际用来大作文章。

而杨肃为了挽回损失,虽然挖掘杨际把柄反击,最后漕粮的事情是不用担什么责任了,但也让杨际搅和得乱了阵脚。

前世这事还是发生在他回京半年之后,也就是明年这个时候,如今这状况,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可想而知。

她喝着茶,目光漫无目的地散开。

邻桌的几个人已经结束了话题,并且已经拿上官帽准备离去。而楼上还没有动静。

她叉起一块枣泥糕,颤巍巍到嘴边,又放下来。

事情虽然与她不相干,但她终究不希望杨际来坐这个江山,杨际早些倒台,至少对稳定朝局有好处。

于朝廷于社稷,就算她不知道杨肃能不能做好一个未来皇帝,她也理应站在曾经能替凌家指责她这个白眼狼的杨肃的这边,至少他是个有良知的人,对不对?

但她即便有这个意思,也没道理再去趟十王府当面劝谏。

就算她有这个念头,那也得能摆得出理由让杨肃信服。

她回想起十王府那一幕,把枣泥糕重新叉起来。吃完之后她喝茶起身,先上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