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第2/7页)

单凭这个,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尽管被徐枫那个人渣恶心了一顿,徐敏敏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

那位素未谋面的,郑大丫的爹,郑老村长,果然是一位厉害的人物。

用三家制衡的方式,很好的保障了何翠丫的地位和利益,看到协议上十几个见证人的名字,徐敏敏冷笑。

除了一两个已经故去的,剩下都是刚退下来的大人物的名字,虽然现在影响力已经没有十年前那么强了,但是声望犹在。

难怪回到首都的时候,李家和徐家的路子能那么顺。

当初她也很奇怪,她和李悟臻的婚礼,李家和徐家能请到嘉宾也太广了……

原来根由是在这里。

徐敏敏有种感觉,他们都是将自己当做的何翠丫了。

何翠丫和自己,是同龄。

徐敏敏的娘舅家已经没人了,她妈是陪同父亲在下乡的时候怀上她的,后来因为周围环境贫瘠,没几年也去了。

只要徐敏敏自己不开口说自己是原配的女儿,谁都不会知道。

刚会首都的时候,她一心扑在学习中,为的就是考上大学,摆脱继母,摆脱家里压抑的气氛。

只要郑大丫说一半,解释一半的,周围的人将自己当作是郑大丫前任带来的女儿,也是有人信的。

毕竟改嫁之后,带着女儿再改个名字也是很正常了。

如果没有何翠丫的申遗成功,这一切或许还能瞒更久。

徐敏敏知道,以自己(曾经)清高的性子,只要郑大丫不针锋相对,也不会特意地和周围的人解释这个,深居简出不合群的自己,也很难成为大家的话题。

只要瞒到李家和徐家在首都重新站稳,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毕竟,有些事情,只要不深究,就可以当做不知道,更何况是多年前的芝麻烂事?

人都是更注重当下的!

可惜,李家、和徐家的龙凤套在何翠丫闹出的大动作之后,就提前曝光了。

李家、徐家还没有能到达理想的地位,更没有和这背后的关系人们建立起更完善的人情关系……

至于何家为什么一直没有站出来?

大概是想要评估价值吧……

徐敏敏想起来了,何家在下海经商之前,曾经也是在制度里混的!

这样,一切就能理顺了。

其实李家、徐家、何家三家的结盟,在何翠丫坚持要留在大洞村照顾何彤彤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旧的问题想通了,又有新问题了。

徐敏敏一直没有弄懂,事情曝光后,为什么李家、徐家都被厌弃了。

按照她的理解,比起远在乡下的,一个乡村妇女何翠丫,即使她是弄出了一个非文化遗产的认证成功的例子,但是也就这样了。

大家都很实际,郑绣那东西最多也就是用于艺术、做衣服的,而且有了图谱技艺的公开,何彤彤这个“传人”也不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怎么看也是在首都蒸蒸日上的李家和徐家更有结交价值。

为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李家和徐家,这不科学。

直到何翠丫在郑家村中越来越瞩目,徐敏敏总算知道了原因。

因为,事实上也是,何翠丫比起李家、徐家更加有价值。

即使原本李家、徐家更有价值,都在何翠丫那种与世无争、世界大同观念促使的“傻子”思想行为下,变得更有价值了。

一个能带动一个省经济利益,能拉动外需的植物学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来环境保护植物的植物学家,当然比李家、徐家两家看似有点根基,但是也是随时可以找到替代的人家来得强。

在一群都是向利益看齐的人之中,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不合群的昂昂之鹤,和李家、徐家的背信弃义,无情贪婪作为比起来,必须更让人喜爱。

李家、徐家被厌弃,多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