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人逢喜事(第2/2页)

宋澈听他提到这个,立时想起徐滢早前叮嘱过他的,遂道:“臣不管官员调动的事,全听皇上旨意。”

“哦。”皇帝揣手道。

哦完之后停了片刻,才拿起先前那枚印玺来说道:“徐镛在武举场上的表现令朕印象很深,朕看他做了皇亲国戚这一年里也十分低调谨慎,连太子也称赞他行事有度沉稳内敛,正好崔嘉原先掌的金吾右卫如今空下来了,你去问问看他亲事定了不曾?

“要是没定,朕就派他去西北建功立业,要是定了,就留在京师掌金吾右卫算了。”

宋澈听到这话差点没跳起来!

让徐镛掌金吾右卫?

金吾右卫乃是亲军十二卫之一,乃是皇帝的亲兵,这一上来就是个亲军指挥使,这就是恩宠啊!

徐镛是他大舅子,他当然希望他能留在京师跟徐滢相互也有个照应,起码他有事出京的时候还有徐镛帮着徐滢,否则的话一提到徐滢的娘家外人就只能想到徐少泽,有些事情也不得不假手徐少泽去做,那对徐滢来说就被动了!

再说建功立业什么,这太平年间哪有什么功业可建?就是要建功,他如今还年轻得很,将来机会还多的是!

“定了定了!”他连忙道:“都已经准备过聘了,婚期都定在冬月来着!这位子您可一定帮他留着,我这就去传旨让他明儿过来谢恩!”他一面说着一面一溜烟地出了宫门,眨眼就不见了人影。

“这小子!”端亲王指着门口,“都要当爹了还没个正形儿!”

可话虽这么说着,眉眼里却也有显而易见的悦色。

金吾右卫指挥使这种差事不是哪个武进士都能轻易揽得到的,这里头除了徐镛自身的智慧能力,也还包含着皇帝“用人不疑”的一份真心。

宋澈到徐家把这好消息一报,正忙着打点聘礼的杨氏与徐镛也是喜呆了!

本来以为最好的出路莫过于在京郊当个将领,这次没想到崔家闯祸,反倒让他捡了金吾右卫这个篓子,这自然是喜上加喜的大好事!

徐滢这里得知消息,更是心里一块大石落了下地。

虽然说她去求端亲王或者太后,徐镛都有捞个美差的可能,但到底不如皇帝自己下旨来得有份量。

而从皇帝这个举动里也能猜得出来,崔涣那里坑徐镛的事八成皇帝也是知道了个一清二楚,拖了这一个月才下旨判决,恐怕也有些琢磨徐镛坑崔家父子弄毁佛像的事构不构得上获罪的意思在内罢?如今既没召徐镛去问罪,又反而着他执掌金吾右卫,自然是权衡之下说服他自己了。

想想便就着人传话给徐家,让徐镛翌日进宫先请罪再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