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陪我赴约(第2/2页)

因为不知道王府还会不会有次妃,虽然按大梁律例便是明媒正娶的次妃也只有亡故的正妃一半的权力,生下的孩子地位也明确排在正妃所出的嫡子之后,但到底比她们这些侧室地位要高,如果真娶进来,对她和儿女们的地位便一大威胁。

当然,亲王次妃也不是那么容易娶进门的,尤其是在端亲王已有不少儿女的情况下。

可除此之外她也还有隐忧。

端亲王按例当初是要成年之国的,但因为皇帝只有这个胞弟,于是才以中军都督府大都督之位授之,让其能够名正言顺留在京师兄弟相守。而按律王府世子以及各亲王,在端亲王来日归天之后,也还是得离开京师。

可去年皇帝却把宋澈放到中军营任了佥事,很显然这也是在为宋澈来日留京作打算。

而宋鸿已经年满十六,端亲王却连营都不让进,来日等他归天,宋鸿岂不是得千里迢迢赶往封地?

她身为妾室,如果得不到宋澈的恩赐,是根本没有资格跟随宋鸿前往的。如果去不了郡王府,她就得迁居偏院幽居到死。

当初进到王府时只顾着能保命就好,压根没想过有一天会恋上这王宫里的膏梁锦绣,大梁所有的亲王郡王虽有封地,但封地只取其名而不能取其实,他们从封地上得不到半点名正言顺的收入,只能依靠朝廷发放的供给度日。

而朝廷供给虽有定例,但一旦迁去京外,天高皇帝远,又没有实权在手,凭宋鸿的出身和宋澈跟宫中的关系,到时他关起门来是王爷,走出王府没多少人又有几个人会把他放在眼里?克扣供给遗漏赏赐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常见。

没有供给,他又会风光到哪里去?

宋鸿失了势,她在王府里住的也绝不会好到哪里。

所以说宋鸿无论如何手上都得有个实权,有了实权才好名正言顺留在京师,退一万步说就算不能留京,来日带着官职出京也是个护身符。

阮全把廊坊这事一告诉她,她就又有些睡不着觉了。

廊坊又近,千户所的职权也并不很小,如果能由宋鸿拿到手,又该多么好。

可是一想到端亲王撂过狠话禁止宋鸿入营,她又禁不住直叹气。

多好的机会。

阮全看她歪在榻上长吁短叹,便就道:“夫人要不再去求求王爷?”

(求个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