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又想干嘛(第2/2页)

说到这里他抬袖印了印眼眶。

徐滢也不再做声,因为老汉的家已经到了。

月色下一座垮了有小半边的茅屋,余下三间房墙体拿木桩打着斜撑,窗户纸根本已没有,眼下夏天倒还只有蚊子骚扰,到了寒冬腊月,也不知该怎么过。

徐滢前世虽知之甚多,却也没有亲临过底层百姓的居处。到了院门外,跟宋澈也是一样地停住了脚。

其实院子已不能算是院子,因为泥土堆成的院墙已经垮成了一溜土堆。老汉躬着腰在檐下徒手扒了把柴禾扎起来,颤巍巍点着做了个火把。

“家里实在困窘,只能委屈几位。”

徐滢忙道:“老伯先去熬药给孩子吃。”

老伯踟蹰着,徐滢再三催促,才又交待男孩儿留下来,自己拿了药下去。

徐滢微笑半蹲在男孩跟前,伸手探他的额,说道:“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我姓于,叫百米。”男孩声音很显虚弱。

徐滢把荷包里解下来,笑着举起来道:“百米一会儿乖乖吃药,我就把这个荷包奖励给你。”

小孩子对于富贵人家的荷包装的什么并不清楚。百米盯着那荷包上精致的绣花看了会儿,目光怯怯看了看如铁塔般冰冷站在她身后的宋澈,收回又落到她脸上。

徐滢轻拍拍他的手背,将荷包塞给他。

徐滢起身望着宋澈,“按于家这状况,其实已满足脱籍的条件。廊坊卫不但不让其脱籍,反而还停发军饷收回土地,这就已能证实私吞军饷强占土地的罪行。但如果大人要想把梁冬林连根拔起,凭于家这点冤屈却还不够。”

宋澈来这里之前对于家祖孙的凄苦并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当看到这比他的马厩还要破上百倍的院子居然是他们的家,而随便捆起来的一把柴草就是他们的灯具,而附近的军户竟然拥有每月六钱银子和六斗米粮的军饷却还连灯都不敢点,心里的怒火早快把他给烧红了!

对徐滢的话也就不由自主的听进了心里去。

他再环视了一遍这四璧皆空的“家”,咬牙转身:“去卫所!”

“慢着!”

徐滢在背后唤住,“大人就这么过去,跟方才直冲过去又有什么分别?”

宋澈皱眉回头:“你又想干什么?”

徐滢忽然笑起来,摊摊手道:“反正去沧州也晚了,我看不如回廊坊城里逛逛也不错。”

宋澈倏地又黑了脸。

他治下的军户都已经苦成这样了,他还有心思拉他去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