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3/3页)

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孤苦无依之人病饿而死吧?作为一个穿越者,从小便以人道主义是人类最基本的良心为准则的崇祯无法接受。

现在手头既然宽裕了,就不能让人间惨剧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

在一次用膳时,崇祯无意中提及锦衣卫的一份报告,其中一处就专门描述了京师中这群无助之人的惨状。

人类之所以组建家庭,不光是为了传宗接代,更重要的是寻找依靠。在自己遇到重大挫折需要帮助时,有亲人可以陪伴左右,哪怕不能提供别的帮助,但心理上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这些因为各种原因从而无依无靠之人,生活如在地狱里一般。

平日缺衣少食是常态,尤其是生病之后,只能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伴随着巨大的恐惧感慢慢消亡。

更难熬的是到了冬日,饥寒交迫之下,死亡便是最好的归宿。顺天府的差役每天都要用车将大批冻饿而死之人推出城外,找一处荒僻之所扔掉。

这些并非逃难来的外地人,而是京师本地人,鳏寡孤独废疾者!

周后听到丈夫说到这些后,忍不住垂泪不已,连饭都不吃就起身回了卧房。

第二日,周后便去了懿安皇后居所,将崇祯所言一一相告,张嫣也是不禁落泪,于是便有了个人出资修建养济院的想法。

周后将几人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崇祯立即表示坚决支持,并极力夸赞周后等人的善心善行。并大方的表示,名义上是周后等人出资,但实际所耗都由自己承担便可,包括以后养济院运转所需,皆由内帑负担。

在朝野一致好评下,周后等人出资三万两银子,由工部派员督建,顺天府负责雇佣民夫的养济院正式开建。

由于有母仪天下的皇后带头,再加上皇帝刚刚给大家大幅提高了薪资,许多勋贵文臣府上的夫人也纷纷捐输钱粮。

乐安公主府、阳武侯府、宣城伯府等勋贵府上,以及温体仁为首的朝官重臣府上,也你一千两我两几百的争相捐输。这也让崇祯不由暗自感叹,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古人诚不欺我啊!修建养济院本是应有之意,没想到却让本就各怀心思的君臣之间产生了难得的交集,这也算投桃报李的一种具体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