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8页)

哪儿来这样的地方呢?

当然是自己建一个!

这群人当中不乏有钱人家的少爷、老爷,所以办报纸的钱财还是拿得出来的。

虽然因为没有成熟的活字印刷术而没办法扩大经营,但他们本意也是圈地自萌,倒也没人在意生意,反倒是倒贴钱也想将这份报纸办下去。

这群人齐心协力又不差钱,这份报纸最后倒真的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并未半途倒闭,还因此积累了一小拨儿死忠。

可这样的人到底是少数。

大部分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放心了——

这份报纸实在嚣张,不但妄议朝政,还时常借着话本儿、诗词歌赋、散文等文学体裁作品映射朝政,稍微聪明点儿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行为有多危险。

如今知道背后老板事鹿岁,是当今皇帝的弟弟,他借着报纸做的所有事情很可能都是出自皇上授意,皇上本人甚至也可能经常翻阅报纸,对报纸上的内容并不反感……

担心?不存在的!

一些想要与统治阶层对话,想要对皇帝发表自己意见的文人们,反倒因此找到了乐趣,一个个写诗作文的兴趣猛然上涨,书肆收到的投稿也如雪片一般纷至沓来,几乎要将书肆的每一个角落都挤满。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科举出仕,就算科举出仕,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皇上,参与对整个国家都有影响的治国政策。

但“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终极理想。

所以得知这份报纸背后站着的人是当今皇上,其中不少文章举措都是出自皇上授意,皇上极可能关注了每一份报纸的内容之后,许多读书人对这份报纸的热情空前高涨。

自己的文章和言论会被皇上看到,极可能还被皇上采纳……

这样的诱惑,又有多少读书人能挺得住?

就算不谈理想,寻常人只是想到,若是自己的文章被皇上看中,升官进爵不正在眼前?

因为这阵给文章投稿的风潮,林柳在民间的名声都空前提高。

同时,所有人对林柳颁布出来的政策法令,也比之前关注更多。不少人还试着给报纸投稿发表相关言论,但因为报纸有专门的审核审查,自然也是夸奖的多,抨击的少——

稍微敏感点儿的读书人都已经学会,从报纸发表的相关文章内容与数量,窥测朝廷态度了。

像是这种虽然抨击的少,但确实存在的内容,本身就代表了朝廷的一种讯号。

报纸这边闹得满城风雨,但因为局面尚在控制中,林柳倒是没有太过注意。

她比较关注的,是季崧与猫寿、工部尚书三人的回归。

是的,三人在外建造水泥工坊完毕,已经提前两个月发来消息,说事已经出发回京。

算算时间,也就是最近回来。

除了这件事,林柳最关注的便是贾蔷从海外带回来的那批真正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还有……

蒸汽机。

林柳刚刚会见到蒸汽机的时候,还是试图自己拆开组装,或者靠自己改良,然后运用到生活与工作当中。

但如今的蒸汽机实在太过简陋,与林柳知道的那些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而林柳自己也不可能去背一整个蒸汽机的内部构造,又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她只能看着巨大的蒸汽机瞪眼。

相比较林柳都没办法,只能等着猫寿回来看能否带来改进意见的蒸汽机,林柳与那些科学家、数学家还有发明家们的关系,倒是非常融洽。

毕竟是在现代生活过的,语言肯定没有问题。

而一个在现代生活几十年的人,对如今尚在萌芽的现代数学与科学,乃至于各位发明家的发明创造,都能提出超前且合适的意见,往往能让这些人茅塞顿开。

于是林柳很快就被这群人引为知己,自己若是有什么发现,或是遇上了什么困难,也很乐于告诉林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