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4/9页)

听起来似乎没用,但等到这些人进入朝堂之后,他们能起到的作用将会是巨大且无可比拟的。

甚至于,他们哪怕什么也不做,只要在林柳提出改变女性地位的相关法律的时候保持沉默,不反对,这就已经是极大的帮助了。

意识到这点后,简惠贞对几所学校的交流,也变得积极起来。

少年总是怀春,这过程中难免生出一点点的桃色意外。

就在简惠贞以为,自己即将迎来这样举措附加的小麻烦时,她却意外地发现,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躁动很快就平息了。

没有掀起一点儿波澜。

简惠贞有些意外,忍不住找到那位与国子监的学生彼此有意的学生,询问原因。

她以为,可能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受到了家长们的阻碍。

但事实却是—……

“校长,我还要考科举呢,暂时不打算成婚。”

那姑娘眼底浮着几分黯然,但更多的却是让人为之心折的坚定,“我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一个不用困在后宅,不用相夫教子,将自己所有时间与精力都交付在丈夫与孩子身上的机会,怎么可以半途而废?”

简惠贞愣住,有些心疼地看着她:“他不愿意你成婚之后,继续科举吗?”

那姑娘笑着摇头:“没有啊,他是个很好的人,也同意我婚后继续科举,甚至入朝为官。他说,若是我们两个能一起站在朝堂上并肩作战,也是一桩美谈。”

简惠贞有些不懂:“那为何……”

姑娘低头,语气有些失落:“因为他说,想要先生一个儿子。”

简惠贞愣住,忍不住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姑娘并未发现简惠贞的动作,继续道,“他将怀孕生子想得太简单了,也将生儿子想得太理所当然了,将照顾孩子想得太容易了……”

她并未怨怼,只是陈述事实。

男人不需要生育,不需要照顾孩子,本就对生育的困难无法感同身受。

姑娘抬头笑道:“我母亲十五岁嫁给了父亲,生了两个女儿才得了一个儿子。但等弟弟出生,母亲也油尽灯枯,在弟弟两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我不想重复母亲的老路。”

简惠贞想起来,这姑娘会义无反顾地进入女学,正是因为她父亲与继母想要将她嫁给一个老头子换彩礼,好给儿子娶亲。

她心疼地抱了抱姑娘:“错过了这一个,你以后还会遇到更好的人。”

许是有这位姑娘的前车之鉴在,原本还有些躁动的女学才会那么快就恢复了平静。

所有人卯足了劲儿地想要更进一步,彻底将男女之事抛在脑后。

其中又尤其以甄英莲最为努力——

以前父亲劝她的那些话,她尚且不能完全理解其中深意,但当身边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英莲才终于明白,自己想要为了母亲妥协的想法,到底有多可笑。

一旦成婚,她就真的没有其他选择了。

英莲以前就努力,如今更是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面,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恰在这时,黛玉终于抽出空来,将自己之前参加恩科用的那些书籍笔记以及学习资料,全都给英莲送了过来。

黛玉是朝廷官员,又是女子,当年恩科还在那么多人的竞争中考中了探花,她在女学的这些学生当中,完全是偶像一样的存在。

听到她来,原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姑娘们全都围了过来。

听说她是过来给英莲送科考资料的,一个个对甄英莲充满了羡慕嫉妒的情绪——

如今林家也算声名远扬了,不单单是出了一个女皇帝的缘故,还因为林家的几个孩子全都有了出息。

长子林松(龟龄)虽然不在京城,但在外推广土豆红薯等作物非常顺利,几乎没有听到什么波折,显然他做得非常好,只要土豆红薯推广全国,他定然可以回到京城,官职绝对也会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