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4/7页)

黛玉小心地看了眼林柳,抿唇一笑:“鹤年哥哥写的话本儿不是出书了?鹿岁哥哥将话本儿一并让布庄与首饰铺的人带到了京城,就摆在布庄的柜台上,供那些上门购物的夫人小姐们等待的时候翻阅,权当做个消遣。若是喜欢,便买上一本带回去看。听说卖得不错。”

林柳:“……”这小子还真是见缝插针,眼睛都快钻到钱缝里了。

黛玉见林柳一脸无语,不禁掩唇失笑。

笑够了,她才拉着林柳的袖摆,倚在她身上小声解释:“我前儿陪着小姐妹一起到铺子去逛逛,见到了兄长的话本儿,心里喜欢,便买了一本回来。谁曾想越读越喜欢,越是细品其中词句,越是觉得精妙。唯有其中诗词,总觉得略浅显了些,意蕴也不够深远,于是忍不住自己动笔仿了两首。”

“因为改动了许多词句,姐姐许是一时间没有认出来。”

林柳失笑:“你这哪儿是改动了许多词句?完全就是将你鹤年哥哥写的诗全部推翻重写了啊?关键是,”她冲着黛玉竖起大拇指,“写得比鹤年哥哥好。”

林家六个孩子,除了林柳在诗词一道上完全不开窍外,其他几个孩子写出来的诗句都有自己的韵味,就算拿出去也会让人交口称赞,拍案叫绝。

只是鹤年这次写的故事,主角是女人,诗词也偏向女性角度,他许是拿捏不好其中分寸,又或者本身性格更疏朗洒脱、快意恩仇,写出来的诗句总少了几分哀愁与婉转,读起来少了几分味道。

不过如今看他故事的大多是文人,自然察觉不到其中微妙。

黛玉却是写诗作词的一把好手,粗读还罢了,细读自然很容易便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于是心痒难耐,想要自己动笔也是情有可原。

林柳将黛玉写的诗再读了一遍,不禁摇头失笑:“你鹤年哥哥若是看到你写的诗,只怕要羞愧掩面,再不敢在你面前班门弄斧了。”

黛玉脸颊飞上两片红云,不好意思地开口:“兄长只是不擅长这种风格的诗句而已,哪儿就比不上我了?若论才学,十个我也及不上几位兄长,姐姐就别羞煞我了。”

林柳看了黛玉一眼,笑道:“你也就是运气不好,投成了女儿身,否则跟着你几个兄弟一起去参加科举,到时候还不定是谁拿第一名呢。”

毕竟黛玉的天赋,是连林如海都曾惋惜,说她可惜不是男儿身的。

黛玉手指放在纸张上,顿了顿,不好意思地看向林柳:“姐姐真觉得,我的诗句写得比兄长好?”

林柳点头:“我虽然自己动笔写不出好诗,但也读了成千上万首诗词。孰优孰劣,难道还看不清?”

黛玉小声开口:“那姐姐觉得,我若是将诗句拿给兄长,兄长愿意用吗?我不是说这本,我是说鹤年哥哥的下一个话本儿故事。”

林柳愣了下,认真地看向黛玉,看她态度不似作伪,这才认真思考起其中的可行性。

不一会儿,她笑着开口:“我觉得可以,若是你兄长不愿意用你的诗句,大不了你自己写一个话本儿就是了。自己的故事,想在其中穿插什么诗句都可以,也不需要去问鹤年。”

黛玉拿帕子捂脸:“我试过了,但是雪雁几个看了我的故事,都说看不懂,我自己放置一段时间后,自己拿出来看也觉得诘诎聱牙、一窍不通,实不敢拿出来污了姐姐的眼。”

林柳一愣,说尽好话,想要让黛玉将她的作品拿出来自己瞧瞧,却被她再三推辞,完全没有松口的打算。

林柳说了半天,只能放弃。

黛玉似乎觉得自己态度过于强硬,于是解释道:“我先读上几十上百个话本儿,等对话本儿的遣词造句都熟悉了,再自己试着写一遍,到时候再来问问姐姐意见。”

林柳咋舌:“几十上百个话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