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5页)

“你倒是在城里有伙计,我那一大家子人都指望着我到码头做苦力赚钱养活呢,若是海运不行了,我们一家喝西北风去啊?”

眼瞧着话越说越偏,甚至都开始设计朝廷政治了,一开始说话那人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其他人见他走了,也都纷纷散去,这话才没有继续。

……

林如海并不知道自己的到来,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恐慌,如今正忙着收拾房舍,好让今日能有睡处。

广州知府倒是提前让人打扫过一遍,但因为不知林家到底有多少人,也不知他们生活习惯,这院子除了干净,便再没其他优点,不少屋子甚至空荡荡的,都没什么装饰。

林如海夫妻过习惯了精致的生活,见状自然要好生布置一番才能睡下。

一直到傍晚时分,几个主要的院子才终于收拾出来,达到了贾敏眼里可以入住的标准。

一夜无梦。

广州距离海边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林如海将家人安置下来后,便在广州知府的带领下,去到了一个临海小城。

按照林如海的要求,这地方滩涂地多,且视野开阔、海风也大,是最合适晒盐的地方。

除了这个小镇,知府还在广州附近找了十来个靠海的,滩涂地多的地方,全都是非常适合开盐田。只是这些地方不比小镇附近偏僻,在还没拿出成果之前,不好让盐田法暴露在所有人视线之中。

索性这个小镇也也够用了。

林如海将这一大片滩涂地巡视之后,便立刻给贾敏去信,说是自己要在小镇上至少住一个月,让她将行李收拾好,然后让林大带上几个仆从将行李带过来,他便直接留在着小镇上,不回去了。

贾敏接到信后,又是不舍,又是心疼,收拾行李的时候装了不少好东西,唯恐林如海一个人在小镇上吃了苦。

她甚至还想亲自过去,不过想着家里的几个孩子,到底放弃了这个打算——

好在一个月的时间不算长,就算吃苦也不会太多。

知府也知林如海家世身份,知道他以前从未吃过苦,本以为来到小镇上后会叫苦不迭,没想到竟这么快就接受了现实,而且对待工作如此敬业。

他心中敬佩不已,干脆也陪着林如海留在这儿,一直等到林大带着人和行李过来了,他才带着衙役回到了广州——

盐田法是机密,就算知府是皇上心腹,也不能冒着风险留在这儿,否则机密外传,第一个被怀疑的人就是他。

林如海一个人留在了小镇上,却并未对贾敏等人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

贾敏仍旧要出门与当地夫人接触交际,龟龄等人也要读书学习,每日也没多少空闲的时间——

龟龄如今也有十一岁了,按照林如海的说法,已经可以下场试试自己这些年的学习成果了。

正好今年就能参加院试,龟龄本来是打算今年下场的——

龟龄虽然没有在国子监读书了,但仍挂名在国子监内,是顶了林家的荫生名额的,如贾珠一般,并不需要从县试从头考起,只需要参加院试就够了。

院试过了,就是秀才了。

可惜今年发生的事儿太多,林家一心避祸,哪儿还记得龟龄今年要参加院试?就算记得,在淮扬的时候也没人敢提。

科举开始实在太容易出事儿了,龟龄作为林家长子,可容不得半点儿轻忽。

于是原本定好的今年院试,也只能错过。

错过了今年,三年后总不能再错过。

而且龟龄与林柳谈起科举的时候,直言林如海对盐田法知之甚详,只差实验而已,只怕在两广待不了几年。所以他决定三年后不但要参加院试,还打算考中秀才后继续往上考,最好一举拿下举人功名,这样等回到京城后,便不必再离开了。

以林如海如今的官职,以及盐田法推广后的功劳,等从两广回京后,林如海只怕就要进入内阁了,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就算想外放也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