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第3/4页)

一摞摞的账本子搬出来。

紫薇是惠民署首席女官,她负责带着各司女官讲解。

惠民署为了刺激姑娘学习的积极性。

学堂仿照锦衣卫的模式,入学的学子半月一小考,一月大考,三个月小竞技,半年大竞技,年终总竞技。

门门都设有三鼎甲,进入前十都有奖品。

再有,那些不能进入前十的姑娘,还可以去厨房帮助,参加缝纫局,或纳鞋底,或者缝制衣衫鞋袜,不喜欢做针线,可去育婴堂,可承包花木园林种植,或者参与新作物的试种。

总之,只要不懒惰,人人都可以挣工钱。

所以说,义学的姑娘许多人都小有积蓄,走出去做个生意,嫁人都有了资本。

而今农家女出嫁二两银子的嫁妆已经是中等水准。

五两银子能够置办两大车嫁妆,在婆家很有面子地位。

义学的学子,而今基本可以说是人人都有二两以上的私房。

义学一年四季八套衣衫,有些孩子仔细,新衣衫都积攒了半箱子,准备将来做嫁妆。

也有不爱挣钱,一门心思努力学习,预备投考女官。

这种姑娘小花精尤其喜欢,加以鼓励扶持。

至今,义学出去的女子,在东南西北外城,开启了许多的生意。

这也是没办法。

现有的生意不愿聘请女子。

惠民暑只好内部解决,培养义学的孤女学茶艺厨艺,自己开店就业求生。

饭庄茶楼的档次有高有低。

有一两银子一壶的大红袍,碧螺春,也有大车店的粗茶免费送。

有一顿饭钱需要一两至五两银子的高档饭庄。

后面还有小院子住宿待客,只是住宿一夜需要一两银子。

也有那种就能够栓牲口也能够住人的大车店。

大车店主要开在南城北城。

南城北城各开了两家大车店的生意,都是惠民署出资,属于公中的产业。

专门招待那些赶车、挑担子的粗汉子。

饭菜是那种一大盆菜一甑饭,搁在一丈二的大木桌上。

五个铜板一海碗米饭,送一小碗混合菜,粗茶管够。

若是留宿,五个铜板在通铺上占一个铺位。

早起一个铜板一碗稀饭,两文钱一个菜饼子。

十八个铜板能管一天食宿。

当然,上档次的客人不来这些地方。

所有的生意都在锦衣卫兵马司上了户口,等闲之人不敢上门闹事。

当然,小花精也鼓励小姑娘们自助创业做生意。

诸如开成衣铺子,或者提篮子贩卖南北洋货。

只要你有志气,写出详细的计划上交给惠民署。

若是可行,三天就可以落实,划拨启动资金。

但是,赚钱之后需要偿还本金,并且用收入的百分之一回报惠民署。

当然,百取之一是最低要求,能够多给也可以。

上限十取之一。

生意要发扬光大,得有发展资金。

人家虽然受了恩惠,不代表一辈子被惠民署捆绑,一切都是自愿。

小花精定下的百取之一,无论你赚多赚少都不是负担。

小花精主要是希望这些人做成了生意,不要跟惠民署断了联系。

今后生意做大了,就可以安置义学的女童。

惠民署也不是白得好处。

所有愿意回报惠民署的店铺,惠民署会给予扶持,保证地痞流氓不敢上门闹事。

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喂马儿吃草。

别看百取之一,初时不显,日子久了,生意多了,涓涓细流就能汇成大海。

秀女贵妇们看着六年前开始盈利,最初一年只有一百两银子的回报。

此后三年,大车店药店每年增加一百两。

三年前,开了高档茶楼酒楼,回报开始月入百两,二百两。

去年的一年的回报就是一千五百两。

别觉得一千两不多,它可以买下一万五千个被贱卖的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