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2/3页)

正是因此,北方防御出现漏洞。

嘉和帝与乾元帝其实都属于不懂兵法瞎指挥。

乾元帝只是学习他爹,情有可谅。

但愿能够吸取教训,听进去贾代善的纳谏,改正错误。

翌日,乾元帝叫大起,商议出兵事宜。

内阁首辅主张招抚。

兵部尚书于浩然,主张给予回击,把瓦刺打残,不是招抚,而是降服纳贡。

丁浩然还主张,不能再跟之前那样,无限制的赏赐。

瓦刺不仅不会感恩,还会用粮食财帛招兵买马,卷土重来。

文官武官再次吵嚷一团。

兵部尚书也只是懂得兵马的文官。

武将并不愿意开战。

卫将军的官司悬而未决,这个时候谁出头领兵,谁就时傻瓜。

边关不稳命武将卖命。

打赢了,满朝文官跟着升官晋级。

打败了,武官掉脑袋。

在武官眼里,文官就是光说不练的无耻之徒。

乾元帝在金殿大声喝问,计将安出?

文武百官顿时闭嘴,殿堂上鸦雀不闻。

乾元帝气得很:“曹将军?”

曹将军祖上曾经镇守宁夏,不过,太平时期,被夺了兵权。

如今曹家有个千户的爵位。

但是,子嗣大多成了纨绔,不读兵书不习武。

曹将军(千户)府只剩下个空架子。

满门上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曹千户出列跪倒:“微臣惶恐。”

忠靖王今日在朝堂。

他的王妃出自杨家,卫夫人出身杨家,这两家是连襟。

忠靖王可是不怕乾元帝,更不怕关家。

皇室出错,嘉和帝父子斩尽杀绝,对于关家却法外开恩,凭什么呢?

凭他关家女儿长得美?

老忠靖王,跟嘉和帝是堂兄弟。

当初夺嫡,嘉和帝的父亲胜出,其余兄弟封王。

忠靖王府,裕亲王府,豫亲王府都是这么来的。

他出列禀奏:“臣启陛下,老臣以为,督察院左都御史关英,世代忠良。

其兄关华曾经监军,舌战文武,累死三军。

关英功底不输其兄,口诛笔伐,可灭杀将军。

陛下可令他去大同城头骂战瓦刺,必定能够马到成功,凯旋而归。”

忠靖王言罢,满朝文武差点失笑。

乾元帝鼻子差点气歪了。

忠靖王昨日拒绝领兵,今日大放厥词。

乾元帝差点拍桌子。

裕亲王心里觉得痛快,却是刚刚解禁。

他出头露面呵斥忠靖王:“老五胡咧咧什么啊?还不给陛下谢罪?你有条陈只管禀奏陛下,有你这么做王叔呢?”

安平安这时候也出列和稀泥:“忠靖王啊,你这不地道啊!

那关家的事情差不多三十年前的事情,连本王也不大清楚,那时候陛下才十几岁呢。”

忠靖王跪地认错。

安亲王这时拱手:“陛下,本王有话禀奏。”

乾元帝对这个叔父有几分亲情:“叔父有话直说,无需请示。”

安平王道:“忠靖王话说的不中听,却说中眼下困境。

武官之所以无人出头领兵,不是因为胆怯畏战,乃是因为之前卫将军父子的官司没有结局,大家都在观望。

将军难免阵上亡。

只是卫家的小将战死沙场,却要被满门抄斩,谁不寒心啊?”

乾元帝很冤枉:“卫家的案件尚在审理之中,并无结论,何言满门抄斩?叔王不要听信谣言。”

忠靖王这时又要说话,却被裕亲王抢了先:“谁不知御史台一天三奏,要抄斩卫家?

让本王说,御史台其心可诛!大敌当前,他们却要灭杀我边防守将。

试问,这世上有谁恨不得我大月朝将军死绝,长城尽毁?

是瓦刺鞑靼。

他关家却纠结一班人天天逼迫陛下灭杀忠臣良将。

他是谁之臣子?安得什么祸心?”

关英袖子里正藏着奏本,准备当殿参奏,要求灭杀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