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水氏(第2/4页)

贾珠这个成就很不错了。

荣府因为贾珠中举,也因为小花精指婚,整整摆了十日的流水席。

翌日。

贾母领头,带着贾敏母女,王氏婆媳,再有小花精迎春探春,一起去观音寺拜菩萨。

之前荣府每年都会替贾敏小花精捐赠三百两香油钱。

故而,主持对荣府女眷格外热情,知道荣府女眷要来,特特辟出了后院一个小院子,供荣府女卷歇息。

这里的香火不是十分鼎盛,主持原本要清场,却是贾母拒绝了:“菩萨普度众生,我们荣府不能阻碍菩萨赐福,也不能剥夺众人的权利。”

贾母这个人精通琴棋书画,对鬼神菩萨也十分敬畏。

她相信因果循环,提倡积德行善。

这一次,荣府不仅多给寺院三百两香油钱,又给了小花精、贾珠、贾敏,贾瑚的媳妇水氏,每个人捐赠二来三百两,让寺庙在山门支起一口大锅,给落魄旅人,乞讨的孤寡们一口热汤热饭。

主持十分高兴,给荣府每个女眷都赠送了一份护身符。

据说是点了朱砂,在佛前供奉百日,辟邪祛毒,保佑平安。

护身符装在十分小巧的香囊里。

因为是给荣府的女眷,料子用了锦缎。

贾敏得知她自从怀孕,贾母就替她捐香油,十分感激。

贾母又说是小花精提议,贾敏看小花精眼神越发温馨。

这一次张氏婆媳没有祭拜菩萨,水氏快到月份了。

水氏的父亲是镇国公。

宗亲子弟都不走读书科举的路子,领着朝廷的俸禄,靠着功勋田吃饭。

虽然很体面,却不是很富裕。

做官也是恩荫。

诸如在六部六科或者军中混差事。

大月朝不科举,不可能做到三品以上的官职。

除非你本人很有能力,得到陛下赏识。

像是忠靖王,忠顺王这些人,之所以在朝廷任职,都是得到陛下信任之故。

水氏出身大家族,又是嫡女,幼承庭训,大家主母气势很足。

她自恃身份,不大瞧得起人。

她亲爹这一辈,除了她爹其余叔叔都是庶子。

祖父一死,庶出的叔叔都被她祖母分出去了。

但是,荣府的情况不同。

贾代善活着呢。

贾政又是嫡子,还是贾母比较偏爱的嫡次子。

再者,贾政科举入仕,比贾赦袭爵有面子。

二房孙子贾珠又会读书,二房的孙女救了祖父的性命。

这般一来,二房肯定要沾些光。

贾代善手里的钱,均分给大房二房子嗣。

水氏没怀孕时跟着婆婆管账,看到二房又吃又拿,心里有些不高兴,觉得婆婆软弱,祖母拧不清。

故而,除了她婆婆之外,嫡亲的小姑子迎春也不大理睬。

贾母组织什么庆典,她一概不参加。

后来怀孕,就更不乐意跟二房这些占便宜的人厮混。

这些事情,大房二房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贾代善一早说了,祖籍的两万亩良田,至少有二房三成,也就是六千亩。

当时写了分家文书,只不过没有经过官府。

贾代善也有对贾政两口子以观后效的意思。

后来他奄奄待毙,孙女救了他。

贾政中举了。

这正是所期盼,也就不提分家了。

贾代善说服贾赦,爵位给大房,将来功勋田也是大房的。但是,眼下他活着,肯定不能说把二房撵出去。

这样子对大房的名誉也不好。

所以,至今为止,大房二房其实还是一家人。

既然没分家,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就很正常。

其实荣府中大房真心不亏。 荣府两个爵位,一个是祖上的公爵。

一个是贾代善立了大功,恩封贾赦一个轻车都尉。

算起来是大房沾了大便宜,一家两个爵位。

但是,水氏觉大房袭爵乃是律法。

并不存在吃亏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