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时疫人心(第2/3页)

每一家医馆,必须派遣一名大夫,两名药童,带上各自治疗瘟疫的药方,驰援湖广。

抗命不遵者,抄家发配。

制定章程之后,便是推举钦差人选。

嘉和帝决定派遣皇子为钦差。

并允诺,差事办的好,将会论功行赏。

朝廷如何奖赏皇子?

封王!

如今,十三皇子以上皇子,全部入朝听政。

问听这话,却全体沉默。

封王当然好,但是,去了会死啊!

短暂沉默之后,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十三皇子出列请命。

这几个皇子比较受宠。

为了面子,也该给嘉和帝捧个场。

他们很通透:父皇既然打定主意,不出头,父皇点名也要去。

不如自己出来请命,博个贤名。

大皇子领兵有方,多次出京剿匪,也去过边疆,虽不是主将。

三皇子诗才艳绝,激扬文字,在文人中很有声望,受到文人清贵的追捧。

四皇子勤政办差,在户部、工部、内务府,甚至兼国,都干的出色。

嘉和帝看了三皇子,就联想起八皇子。

八皇子礼贤下士,却仗义疏财,也很受文人雅客爱戴。

三皇子与八皇子都想争取文人墨客的支持。

嘉和帝见八皇子没表态,当殿点名:“水楝,你向有贤名,文采出众,辩才了得,可愿意替君分忧,为国效力?”

八皇子水楝如今在家守孝,尚未起复。

湖广虽然危险,却可以封官加爵,顺势起复,重回朝堂。

八皇子闻言出列跪下:“儿臣愿意前往湖广救灾,灾情不灭,儿臣不归。”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喝彩之声:“八皇子贤良!”

一时间把其他皇子的风采都压下去了。

十三皇子这时出列跪倒:“启奏父皇,八哥乃是文臣,此去湖广千里迢迢,灾荒年间,只怕不太平,儿臣愿意跟随八哥,护送赈灾粮款去湖广。”

灾荒年间出盗匪,十三皇子这话深得人心。

十四皇子最爱跟十三皇子打擂台。

且去胡广可以封王啊!

他也跳出来:“如今城外已经出现灾民,十三哥身在兵部,应该多多思虑,如何保卫皇城,保护皇宫安危。

儿臣愿意替父皇分忧,护送赈灾粮款去湖广。”

四皇子这时也出列:“十三弟在兵部,担负着京城的安危,十四弟还小,不曾入朝办差。儿臣请命,前去湖广赈灾,望父皇允准。”

好些皇子怂怂的不曾表态,嘉和帝却也不怪。

这几个皇子,原本身子弱,文采不出众,武功不入流。

胆怯懦弱可以谅解。

嘉和帝很高兴,看重的儿子表现不错。

嘉和帝最后乾纲独断:“大皇子水枝,八皇子水楝。“

大皇子八皇子忙着跪倒:“儿臣听宣。”

嘉和帝令大皇子八皇子,去湖广赈灾。

大皇子主管赈灾粮款,由户部官员,督察院左右御史配合。

八皇子主管治疗瘟疫,由太医院配合。

大皇子心里只是叫嚣:儿臣不过是说着玩的啊,并非真心想啊。

八皇子却搭着眼睛,心里算计:这个时候去湖广,等于送死。

他没有助力,只好去搏一搏。

大皇子与八皇子不同,他有战功,有资历,不需要拿命换功勋。

可是,圣旨一下,抗旨者死。

大皇子八皇子只有一起接旨。

然后,嘉和帝令四皇子会同户部,京兆尹衙门,亲自督导征集这一次下湖广的大夫,以及筹备治疗瘟疫的草药。

命十三皇子掌管皇城的防务,除了上朝的官员,不得进出内城。

九月初八,赈灾的粮款、草药、大夫,筹措齐备、整装开拔。

这日傍晚,十四皇子妃忽然哭着进宫来了:十四皇子竟然留书出走,跟着大皇子八皇子去了湖广。

十四皇子还大言不惭,言称嘉和帝不信任他的能力,他只好去湖广去做一番事业,证明他的文韬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