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3/5页)

她丢掉一团再拽一团摁住的时候。

忽然发现,产妇不再出血了,顿时心生一松,一屁股坐在地上,晕厥了。

贾母气得踢一脚收生婆:“拖开!”

她自己代替收生婆开始给杨氏牵引胎衣:“继续喂童子尿。”

童子尿可以加速胎衣脱落。

杨氏安全生产,虽然母女身子都虚弱,但是,却是母女平安。

这一次最大的功臣竟然是宝玉。

大家都说,杨氏血崩能够止住,就是童子尿的功劳。

小花精听着大家称赞宝玉的赐尿之功,目瞪口呆。

她能跟小弟抢功劳?

说了别人只怕未必信。

小花精捏捏宝玉的小鼻子:“小弟,你欠我两子了,要记住。”

贾母回去大吹特吹宝玉的童子尿功:“宝玉真是有福气,今日一泡尿,救了他敬大伯母。”

贾代善闻言但笑不语。

宝玉有福气,乃是有个好姐姐,不是一泡童子尿。

五月宁府白满月宴,荣府全家老小成了上宾。

杨氏当着满堂的宾客宣布,今后,贾母就是她嫡亲的娘。

张氏王氏就是她嫡亲的姐妹。

元春宝玉就是她的亲儿亲女。

将来她要想女儿一样孝敬贾母,元春宝玉将来成婚,她出嫁妆出聘礼。

贾母王氏几个嘴里说着不要不要,太客气。

心里甜透了。

反观贾珍的老婆,婆婆出事,吓得浑身颤栗,缩成一团。

杨氏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二十几岁的人了,还不如元春镇定。

元春还知道拉着敬大伯母,安慰打气。

贾母这一回跟杨氏有了共同语言:书香门第的媳妇才华且有,就是性子太软了。

身为主母拢不住夫君,连下人也不能辖制。

两人有了共同心思,勋贵人家的主母还是得要勋贵人家的嫡女。

也不是说书香门第的姑娘不成,短期内,却是担不起大家主母的职责。

贾珍的媳妇进门都八年了,还是只有独善其身的本事。

府里的中馈,外面的人情,还是担不起。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指导贾蓉读书认字。

可是,宁府请不起先生吗?

杨氏看不上儿媳妇,就是儿子把儿媳的四个丫头都摸了。

杨氏责骂贾珍,她还说是她安排,为的是给宁府开枝散叶。

杨氏气的很:“我这府里需要的是嫡子,要那么些庶出做甚?”

谁都知道,庶子多了就是乱家的根源。

转眼又到了七月半。

宁府那边开祠堂祭祖,顺便把族里新添的人口添加上去。

宁府新生的婴儿也有了名字。

这一回是贾母取的,叫惜春。

贾母的解释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春要去了,故而叫惜春。

这也是合着元春一起拍名的意思。

杨氏自然喜欢。

又道中元节祭祖。

分吃祭品的时候,王氏又呕了。

贾母愕然,莫不是又有了?

这也太快了。

请了太医诊脉,果然喜脉。

张氏有点风中凌乱:怎么一个个老树开花,就是她没动静?

两府都羡慕王氏的命好。

贾政乃是正人君子啊。

如今房里只有一个姨娘。

这个姨娘还是当初王氏怀贾珠的时候,主动开脸的通房。

后来看她老实不爱生事儿,就给提了姨娘。

王氏今年三十二岁。

贾政还紧着她。

王氏心里有些小得意。

贾政拢共只有一个姨娘周姨娘,还有两个通房丫头,却不过是摆设。

贾政一个月有二十天歇在王氏的正房,其余时间都在书房。

王氏再一次怀孕,大家看周姨娘的眼色就变了,有同情也有讥讽。

特别是当初合着周姑娘一样身份的周瑞家里,张彩家里,郑华家里。

再看周姨娘,就如同看乞丐死人。

一个女跟了老爷,又不生育,有什么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