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公元前323年(第5/5页)

他们在进入迦勒底的时候,全都遵从“迦勒底规则”,将大队人马和辎重粮草都留在了巴比伦境外。

即便是亚历山大大帝最为倚重的四大名将,也只带了一千士兵进入迦勒底境内。托勒密、塞琉古、独眼安提柯和利西马科斯,分别从帝国的前线匆忙赶回。留在马其顿王国国内“摄政”的大臣安提帕特也带着其子卡山德赶到。

摄政大臣的儿子,卡山德,也是个名将。而他相比起自己的父亲,则更是个野心家。他从未听说过“迦勒底规则”,虽然其父下令遵守规则,他却专门挑选了一千名最精悍的马其顿士兵,甚至在其中还混入了不下于五十名擅长刺杀的高手,进入迦勒底境内。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此刻来到巴比伦并不是真的是为了送大帝“最后一程”。

他们在等待一个“分封协议”。“分封协议”将决定他们将来的地盘。

于是,在亚历山大大帝的灵柩前,在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面前,他们争吵了三天三夜。

巴比伦人只在旁冷眼看着,仿佛这些与他们没有关系。

最终,一群将领们得出结论,把帝国内的各个行省分给众人:

托勒密得到埃及;

独眼安提柯得到了小亚细亚;

塞琉古得到迦勒底以东一直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土地;

利西马科斯得到了爱琴海北岸。

而马其顿的摄政大臣安提帕特得到了在马其顿王国继续“摄政”的权力。

当一切都商议妥当之后,忽然有人提问:“那么,谁将得到迦勒底?谁将得到大帝的灵柩?谁将成为亚历山大精神之火的守护者与继承人?”

没有答案——因为亚历山大临终时给出了答案:给最强者。

一群名将面面相觑:他们所有人聚在这里,每人手下都只有一千名士兵——这么一点兵力,怎样才能决定谁是“最强者”?

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亚里士多德站起来,拍了拍双手,说:“我以为:我有必要提醒各位。先帝事实上已经将迦勒底留给了一个人。”

什么?——在座的无论是大臣还是将领,都被震住了。

难道这世界上,有比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帝国将领还要强大的人?

这不可能。

“各位将军,欢迎来到迦勒底。”

巴比伦王宫的门徐徐打开,走出一个服饰简单,却光彩照人的女郎。

亚里士多德缓缓起身,异常严肃地向她致意,仿佛在印证自己刚才所说的:眼前这位,才是最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