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后退一小步,前进一大步(第3/4页)

“对于微信来说,使命是让城市生活更便捷。对于X事业部来说,责任是三方面的,第一平台治理,因为今日头条一定会有很多谣言,这个要注意。第二是科技创新,第三是内容建设和信息服务。”

温晓光也直言,“微信的设立谈不上什么使命不使命啊,我们自己不给自己带高帽子,微信就是我看到了即时通讯软件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

“但是有了微信之后不是说就抱着个大棒棒糖到处赚钱,腾逊是这样做的,我们不会。微信以后的目标,包括付总,你们要一起协同合作,以后推出所有新的业务,都要让城市生活更便捷。”

林长生添了一句,“如果我们做到了,那么所有人都离不开微信。阿里再怎么做来往都没有用。”

没错。

“所以生活缴费这个业务拓展我是支持的。”温晓光明确表态,“我们当初成立微信支付,是为了让O2O企业和消费者的支付行为更简便,这其实也内嵌在我刚刚讲的那句话里。生活缴费同样如此,除此外还包括政务平台,公共交通、本地生活服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投资他们。”

李一丹点点头,记了下来,以后要去关注相关的企业,“这样来看的话,虽然是今天才这么讲,但早期开始,其实微拓就是有一个模糊的行进路线的,只不过那时候一直说让用户更方便之类的话。”

黎文博补充说:“早期是针对消费者多一些。但微信的生态里也有政府、非盈利组织、景区景点、高校,它们都在发布各种信息。所以我觉得【城市生活】这四个字囊括的很好。”

“收购高德地图同样如此,就以公共交通举例,当然这个要和政府合作,就是在城市街头等待公交车时,不知道车还有几分钟到。”

温晓光就提要求了,“我想至少要在一两个城市先做尝试,当用户打开微信,搜索一个公众号,可以查到自己等的那路车现在到哪儿了。”

温晓光虽然不懂技术上是怎么做到的,但他知道有这个服务,至少上海是可以的。

“甚至于将来,乘坐地铁公交,只用微信支付的二维码就可以,这就省掉了公交卡之类的东西。所以我要求,各位在加强产品服务功能的时候,要以简化城市生活为切入点,现在的城市,哪里痛,我们就治哪里。”

温晓光在内部会议上才讲这样的话,“而且从政治角度来说,在我们国家,解决大领导关心的问题,才能活的更久。多做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利的事。”

“所以微拓放弃了游戏。”

“对,做的不成功是亏钱,做的太成功就会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那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解决城市生活痛点,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的调整还预示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温晓光将进一步放权给各事业群的总裁,他不会像马化腾一样再和一群高管在夜里两点不停的使用微信寻找其中的Bug。

总得放手让这些人自己去试,他只会偶尔去抽查,又或者询问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

抽出的时间,将用在文化和团队两方面。

一家公司的有很多的用户,前提是有好的产品,有好的产品前提是有好的团队和文化,可以不断吸引好的人。

所以看似是放权,但实则是温晓光去抓住了源头的东西。

好在从最初开始,微拓确立的就是让用户更便捷的思维,并以此去布局,所以并不是从零开始,只是现在作为一个更加清晰的信息传播出去了。

而光说不做不行,

过后不久,微信事业部就开始发动员工举例:现在的城市生活中都有哪些痛点,挑选一些能做的开始。

这样一个做事顺序就会让每一个参与的员工都明白,喔,我们是围绕某某目的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