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内容生产(第2/4页)

黎总等几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社交。”

“也可以说是流量入口。”温晓光默认了,“再加上那段时间正好是移动互联网初期,即时通讯软件有机会,我才试着做了微信。我们运气不错,走到今天。”

张一名并未参与过前两年的历程,其实这么说来的话温晓光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难怪特别设立一个X事业部,并对他委以重任。

对他来说,在微拓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他能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然而出去就不一定了,如果温晓光这样具备实力和团队的人非要和他做一样的东西……

算了吧。

既然可以志同道合一起,为什么非要头铁和这样一家财力雄厚的小巨头对抗呢。

温晓光又没有去限制他的发挥。

随后他也发言,“所以这也是温总说为什么微拓不走和腾逊一样的路的原因,是因为微拓在计划中,就是要走内容生产+信息分发的。”

温晓光点头,“我其实不止一次阐述过,不过那时候谈论什么是数据挖掘很难,也没人想到一款新闻类的应用,能让微信这样的超级APP感到压力。”

“现在看起来水到渠成,那会儿我可是怎么说都说不明白。”他叹了气,终于走了过来,“所以即使微信号受了一点挤压,微拓也要继续去做,内部竞争,革自己的命,一丹……”

“嗯,你说温总。”

“如张一名所言,微拓要支持一部分内容创业者,就像我们支持表情包创业的人一样,今日头条成立的初衷也不仅仅是给人看看新闻,它具备这样的功能,但与此同时,它更多的是信息分发渠道。”

这一点应该契合张一名所想。

“这是微拓的第一手,支持创业者,并尽量吸引他们来到今日头条这个平台。第二手,是一些信息分发的平台,有一些网站acFun、Bilibili……虽然本质上都属于信息分发平台,但是面向人群不同,小孩子会去那种网站。”

李一丹明白,“我会去认真考察的。”

“互联网千变万变,但吸引用户点击,这是没有变的,以前是电脑,搜索是需求、社交是需求、购物是需求,以后是手机,手机是随时可以拿出来的,所以有相当多的碎片化时间,坐地铁、上厕所、睡前翻一翻,所以碎片化但有趣的内容一定可以横扫用户的手机屏幕,这就是我看到的趋势,手机让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变化了。若微拓能把这个领域拿下,我们就算真正走出腾逊模式的困境了。”

温晓光讲的自信从容,而且很有逻辑,一众高管听完都对公司的发展路线有了更清晰的感觉。

散会后。

黎文博掏出手机若有所思,他带着疑惑问旁边的李一丹,“碎片化的时间?人真的有老是掏出手机的习惯吗?有什么好看的?”

李一丹挑了挑眉,“额……黎总,你是特别专业的经理人,每天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工作,更不会轻易浪费时间,但我想你可以回去观察观察你的女儿,也许那会有答案,又或者,您今晚下班坐地铁回家。”

这些带有自虐性质的人呐,肯定将每天的时间都用到极致,怎么会有闲情去翻手机,所以他理解不了。

而且他年纪大了,不知道年轻人从手机中获得了多少乐趣。

李一丹给了很礼貌的回答,没好意思说自己上司已经不再年轻。

温晓光在2010年准备迎上这个趋势,2012年终于能具体说出来一点,再有两年4G上来,网速提升之后,短视频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我去找一下温总,黎总您慢慢想。”

敲门的时候,他们的温总正在打电话,张一名也在。

老板是真的忙,温晓光挂了电话就说,“就先告诉你们两个,本月17号可能都找不到我的,不要在那天安排与我相关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