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温晓光也是个打工者(第3/4页)

“暂时就住着吧,以后还是买个别墅。我听人说北京的别墅是有钱也买不到,你这样拖着不是办法。”

“操那么多心,你今天回中海么?”

得回的,周一还要上班,主要她发现弟弟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晚上飞机吧。”

就是个折腾的人。

到了六点左右,温晓光还自己开车把她送到机场,本来打个电话就行的,结果冒冒失失的冲到北金来。

“晓光,”温晓晓忽然生出感慨,“你说咱就两人在这世上,挣那么多钱,结果分两个城市,你有什么事,我还得特意安排时间才能过来,咱为了啥呀?”

“为了过的好。为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日子。”

虚荣成功到最后都是假的,虚幻的,得过得好才行。

“嗯,那你过的好点。我知道工作重要,但别把自己搞成没有生活的人。”

温晓光望着她的背影送走了她,别把自己搞成没有生活的人,说的容易。

王兴创业为了节省时间自己买了剃刀把头搞成那样子,因为理发也浪费他时间。

像他这样的要有生活,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要说时间,根源还在于公司管理效率的问题。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总是从容淡定,不急不忙,但公司井井有条,比如马云,天南海北的跑,到处装逼,但营收每年增长50%,还有任总,说自己基本退休,有些事都不汇报给他,结果公司一年比一年生猛。

次一级的就是每天超勤奋,公司也还不错,大多数都是这一类,比如雷君东哥王兴。

最差的就是每天弄的焦头烂额,时间精力钞票都花了,最后搞成一团浆糊,比如凡客诚品的陈年。

温晓光的目标自然是第一种,他也有条件成为第一种,长久以来,诸多高管习惯于和他‘共治’,同时也不会在关键决策上死扛着不同意。

不过还不成熟,因为这种状态建立在第一代创始人私人信任之上,没有制度性的保障。

这并非是随便引进一种国外经验就能搞定的,而是要在公司现有情况下做有选择的借鉴。

关于这一点,微拓已经在寻找专业的咨询公司了。

温晓光理想中的,还是希望有一定程度的放权,让高级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同时具备有一个权力中心,做决策的时候必须只有一个声音。

像是这个周末的晚上,有时间,他也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或者自己静坐思考公司的管理之道。

他注定走不了强东那种高压控制高管团队的路子,他本身不是那种性格,也许领导者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公司的管理风格。

这方面,的确有点像阿狸,因为温晓光也是善于激发人才发挥能力的人,而不是什么都非得自己上的那种。

想的多了,他忍不住打电话给黎文博。

“睡不着,公司扩张到一万多人,最近我思考管理的时间也多了,我倒是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阿狸的管理模式如何?”

黎文博本来是陪女儿,听了电话默默走出房间。

“你让我从何说起呢?”

“想到什么说什么。”

“马云本人应该说过管理公司应该靠智慧、胆识,而不仅仅是股份控制,但是这种大忽悠的话不能信,你知道的,阿狸的投票权大头一直在他手里,我想还是得软硬都要有。”

温晓光当然不会轻易听那种忽悠。

“两者结合吗?”

黎文博其实不意外,“对,我自己有想到过,你最终可能会让我们公司和它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因为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你们两个都是对身边人给予信任很大的那一类。从公司的经营模式来说,都开始分化出一个又一个的产品甚至独立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