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城市的隔离感(第2/4页)

王成成边想边说:“我不是要玷污学校这种纯洁的地方,但校领导……很难当做这事儿没有发生吧?敏敏,你不用怀疑,温晓光一定会成为……成为那种大老板,你明白我意思吗?”

“……多大?”陈敏犹豫了一下,怯生生问出了口。

“也许……会很大。”

“你觉得我要和领导说?”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想到这个事,想说中海大学有没有什么经验啥的。”

“这能有啥经验!”陈敏双手一摊,“你当温晓光这种人每年都冒一个出来啊?”

“那就类似,类似这种情况,需要和领导说嘛?”

陈敏问:“和领导有啥关系,你怎么会想到这个?”

“报祥瑞啊。你怎么比我这个私企的人敏感度还低,这不就是古代官场的报祥瑞嘛?温晓光是吉祥物,哪个领导得着了都是大好事一件,甚至对于你们中海大学来说,这也是向社会提升知名度的绝佳机会。”

“你是他的辅导员,你要是不说,导致领导巴结慢了那不就是你的锅?”

“啧!我们院长才不是那种人。”

“……或许吧。”王成成想不明白其中的事,而且身体又累,慢慢的又睡下,灯也关了,屋子黑了。

黑暗中,陈敏出声,“我觉得领导会想要和他扯上关系的。”

“……谁不想啊。”

一阵沉默。

都以为睡了。

结果王成成忽然说一句,“敏敏,你也是他的辅导员。”

陈敏在黑暗中睁开眼睛,“……我知道。”

……

……

第二个晚上,温晓光不能再在出租车上睡着了,整的不好,付与萱还以为这家伙是在拖延时间呢。

他打了电话,一个近三十的青年经理接的。

南国公馆18栋A单元1202房。

这就是温晓光被带来的地方。

这位青年经理姓方,是褚秋晨合作的地产公司的人,他们手上有房子。

方经理站在客厅中央,颇有一种销售经理的架势,“葛总已经跟我说明白了您的要求,直接购房、拎包入住,说实话这种要求好满足,又不好满足,不好满足的地方在于,房屋已经定型,若是有您不满意的细节,也难以更改。好在葛总特别提到您爱看书,所以书房一定要简洁大气,身处其中能够心静祥和。”

“所以我特意为您挑了这一间,有阳光,但不能强烈,有书架,还好不是老爷式的那种木色,白瓷般打底,亮色,年轻,时尚,和您的活力很相配。”

温晓光插着口袋,到处看看,“有人住过?”

“对,说实话温先生,好地段的新房不多,拎包入住的就更少,中海倒是能找到,但离中海大学太远了就,这地方我精挑细选的,另外一切都是全新的,南国公馆建成时间也就三年,在我们这一行,这就叫新小区。”

“租过吗?”温晓光转身去别的屋子。

“还没有。”方经理跟在后边儿,“要出租的房子一般都会再多隔出一间来,但这间没有,两个卧室,一个书房,最早就是这么设计的。”

房子也没多大,但是很贵,靠近市中心,商场对面儿,楼下就是地铁,昨天何雅婷和那个服务员都说租金贵,自然是有好处,那么卖起来必然也贵。

不过价格不是温晓光考虑的最主要因素,褚秋晨那儿分来的三千六百万有一千万已经投到他们的项目里面去了,还有两千六百万其实没动……除了在贬值好像没啥变化。

而且这个城市……

温晓光透过12楼的窗户远望万家灯火。

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车,数不清的楼房和数不清的喜怒哀乐,人间迷醉。

“方经理是本地人?”

“不是。”

“如果没有买一套房,就算挣的不少,也没有归属感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