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直面(第2/3页)

黛玉话音才落,立时又有几个丫头应了是,转头就去传话。晴雯见此也不多问,行了个礼,也下去传轿。

贾母见黛玉简直是令出必行,说什么就是什么,心里的滋味就更复杂了。

又转过一两处景致,便有丫头来报,说嘉荫堂已经筵宴齐备,请史太君并大姑娘入席。

于是,贾母和黛玉便坐轿往嘉荫堂回去,及至到时,苏夫人已在那里等着,笑着迎上来请贾母入席。

既入了席,黛玉便不好再和贾母在一处了,也到了姑娘们那边儿就座。

贾母望见黛玉过去那里,姑娘们都起身相迎,又拿酒递到黛玉跟前儿。黛玉一气儿饮干三杯,姑娘们都拍手叫好。

这时忠顺郡王妃正好儿过来,见此景和苏氏笑道:“皇兄这桩婚事赐的真是绝妙,我看林大姑娘现今很有几分武将之家女儿的意思了。”

苏氏和忠顺郡王妃互相见过礼,笑道:“玉儿这些年习武身子好,两三杯酒喝了就喝了。左右今儿高兴,我不说她。”

忠顺郡王妃也笑:“苏夫人,您眼里的得意都要遮不住了,还谦虚什么!这也难怪,换做谁家养出来这么一位好姑娘,做梦都要笑醒。孩子们身子好是最好,若病病歪歪的,不知还得费多少精神。”

贾母一面和旁边桌上的侍郎夫人说些客气话,一面细听诸夫人诰命与苏氏说话。

听诸夫人言语里都是“苏夫人养出来这么好一个孩子”,贾母不禁心内不忿。

黛玉是苏氏养了几年没错儿,但却是她敏儿亲生的女儿!如今倒是没人记得她敏儿,全都觉得是苏氏之功了!

半日下来,又是逛园子,又是听戏,又是诸夫人姑娘们作诗作词,又是行酒令,都热闹有趣非常,贾母心中却并无一丝欢喜,对这些玩乐也并无兴趣,一直注意着苏氏和黛玉的动静。

夫人姑娘们作诗作词联句,苏氏推说她诗词上一窍不通是出了名儿的,当个裁判还好,真要她作诗,那脸就丢大了。

夫人们笑着要灌她酒吃,苏夫人喝了几杯,面上发红,后头行酒令又出了几回错儿,喝得面颜酡红,有些不支,靠在白夫人身上撒娇。

黛玉见了,笑着拉林家堂姑娘和陆大姑娘替苏氏去受罚,诸夫人们又纷纷打趣苏氏怎么养了三个好女儿。

看着那边儿言笑晏晏,贾母觉得甚是刺眼,便收回目光,也不再看。

一般人家请客办宴,若来客中有身份比主人高的,都会略呆一会儿,便尽早离席,免得主人和余下诸位客人放不开。

但今日林家请客,满园王妃郡主夫人们并无一位提前离席,都玩至尽兴,待到日头渐渐西沉了,忠顺郡王妃才起身要回家,后面郡主承恩公夫人等也起身告辞。

贾母见此,便也要离席归家。

只是她还未起身,就见本侍立在苏夫人身旁的一位大丫鬟朝她行来,一礼后悄声道:“我们夫人请荣国公夫人暂且留步。若您累了,奴婢带您往后面暂歇一会儿。”

贾母打量了那丫头一回,见那丫头穿着白绫儿上衣,藕色坎肩,下身紫薇色裙子,生得清秀可人,行事谦恭有礼,不卑不亢,笑道:“既然是苏夫人有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那丫头一笑:“夫人太客气了,奴婢小满。”

贾母笑着起身,跟小满往外走。

她都准备家去,不再说什么了,苏氏倒要留她。

那她倒要看看,苏氏究竟想说什么。

跟着小满到了旁边一处厢房内,贾母在一处临窗榻上坐了,看小满带着人给她上茶上水,又唤了小丫头来给她捶腿,行动间十分客气,连小丫头们也规矩有度。

她看看屋里的摆设,再往外看看庭院,并没等多久,就听见丫头们一叠连声的问好,便知是苏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