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别扭(第2/3页)

文皎点点头,想到在堂屋里搁着的针线筐子,道:“你才刚做的什么针线?拿来给我看看。”

晴雯笑道:“并不是什么大东西,只是给姑娘做个手炉套子。”说完,她依言走到堂屋,把针线筐子拿来,交到夫人手上。

文皎翻看过一回,见这手炉套子虽然还未做完,却十分精巧,那上头两株水仙就和活过来了似的。

她想起原书里的一件事,忽地问道:“你是个好丫头,我一贯知道,所以才放心把玉儿交给你。只是你比玉儿要大上三岁,如今也是大姑娘了,你可有什么打算没有?”

文皎有此一问,是想起原书中晴雯天真烂漫,很有几分痴心痴意。

她没有父母,只有一个不成器的姑舅哥哥和多姑娘这样的姑舅嫂子。加上宝玉对丫头们都好,晴雯便一心一意把怡红院当作家,说“死也不出去”。

不过原书里,晴雯是贾母默许“以后给了宝玉”的。如今凡高门大户,女儿出阁时大多也会给带上几个颜色好的丫头,以此帮着女儿笼络女婿。

但在文皎这里可没这个事儿。有了韩琼英和葛霄的例子在前,她现今甚有底气。左右女儿过得不顺心,不想和女婿过了,也能活得好,她才不上赶着给女婿塞丫头。

晴雯听见这个问题一愣,犹豫了一会儿,方小心开口问道:“请夫人恕罪,我不大明白夫人的意思。”

文皎便道:“那我就直说了罢。在我这里不兴给家里姑娘预备好通房丫头,你往后是要嫁人还是招婿,是想在京里找个像你白露姐姐几个一样的,还是去渤海再找个当兵的,都可以尽早想明白了回给我。”

“你若是不好意思和我说,直接告诉玉儿,让玉儿给你做主也行。”

晴雯完全明白了夫人的意思,羞得满面红晕,低着头给夫人一礼,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文皎看她这样,终于露出个笑儿,说道:“罢了,我知道你们姑娘家脸皮儿薄,不好意思。你也不用在我这儿罚站了,随便往哪个屋玩儿会子,等玉儿回来罢。我这里有小满她们,也不缺人。”

晴雯又是低头一礼,便匆忙要出门。哪知就是这时候外头报:“姑娘回来了。”晴雯便忙又改道,到门口去迎姑娘。

黛玉一进门儿,就看见晴雯通红着脸出来,眉梢眼角都是羞意,便略放了心。小丫头匆匆忙忙往暖房叫她,说娘似乎生了大气,她提脚就带着人往回走。

她先给了晴雯一个眼神,便朝屋内笑道:“娘,我回来了,您都和晴雯说什么了?她平日厉害得很,可少有这个样儿,也叫我开眼了。”

黛玉一面说,一面已摘下斗篷转到东侧间,文皎一把就把黛玉拉到身边儿坐着,笑道:“我和她说,现在就好好想想要找什么样儿的女婿,想好了告诉你,让你给她做主。”

这话里好几层意思,黛玉却都听懂了。她想起陆溶的定礼聘礼,心内十分甜蜜,一时又嘟囔道:“他真敢找别人,我就……我就打断他的腿!”

文皎略听见些黛玉的嘟囔,只觉得心内发笑,却做没听见状,问道:“怎么了?”

黛玉忙道:“没什么。娘,丫头们找我,说你来了,我看莲姐姐和柳将军在那里说话,就没叫她。”

“爹把娘给气着了?娘告诉我!我找爹去!”

文皎确实是被林海气着了,原因有一半儿说得,另一半儿却不好和黛玉说,便道:“咱们不管他!我正好想起一件事儿要和你与英莲商量,就正好先告诉了你罢。”

她便和黛玉说了因林海封了国公,家里要抬黛玉和英莲嫁妆的规格,剩下的东西,要挑些给林杏做嫁妆的事儿,顺便把林昌和夏金桂的事儿也告诉了黛玉。

黛玉听了直皱眉:“这帮人还帮出不是来了!”

“像是咱们这样人家,生来富贵,享了多少人享不到的福,本就应该多行善积德,看着能帮的就帮些,也不图什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