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解惑(第2/3页)

除了公主女官和一些官宦人家的女孩子外,一个大燕普通女子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大半还是取决于她找到的夫婿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她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皎不由深深一叹。

玉梅服侍在旁,见夫人一会儿叹气,一会儿皱眉,以为夫人是思念担忧老爷,便笑劝道:“夫人不必但心,昨儿不是还来了战报,说东胡第一次攻城无功而返,死伤足有二三万?等再过两日,西宁援军一到,肃州便更无虞了。”

谁知夫人听了她的话,抬头笑问道:“你以为我在担心前方战事?”

玉梅有些迷惑,还没等她说话,夫人便又低了头,笑道:“我没担心这个,我担心的是,明年你和玉雪都要出阁,玉雪虽说要回来帮我的忙,总得让她和洗砚新婚甜蜜几个月再说。”

“你呢就更别提了,游儿眼看估计要做官,往后我还得管你叫一声弟妹,你自己也要做当家太太。”

“我从宫里带出来你们四个,这才六七年的功夫,就都要出阁了,真是时光匆匆啊。”

夫人说完最后一句,提笔写了两个字儿,又笑道:“你和游儿婚期虽还没定,却也就是这半年,我答应了游儿,翻过年就给你们办婚事,就是现今有战事,等到春暖花开,也总该结束了。”

“等明儿有空,我把给你和玉雪置办的嫁妆告诉你们,还有什么想要的,趁早儿说了,和年货一起给你们置办。”

每当说到婚事时,玉梅就面颊做烧,往日的伶牙俐齿全都不知道哪儿去了,只好低低应了个“是”。

文皎一笑,搁了笔,把才写的纸张命丫头们拿去晾干再收起来,心想正好趁着过年,也该多给三个丫头置办些嫁妆该带的东西。

这一过年,英莲十七,黛玉清儿都十四,正正经经都是待嫁的大姑娘了。

再想到清儿对韩家四爷的看法,文皎又开始发愁起来。

平时最不需要操心的孩子,怎地在婚事上开始让人操心?

时已是亥正二刻,让文皎睡前开始操心婚事的陆清已在温暖的被褥里沉沉睡熟了。

而黛玉和英莲还在屋子里说悄悄话。

回到家这么多天,东西都收拾好了,事儿也理完了,昨儿肃州也传来了捷报,黛玉终于有了功夫,拉着英莲给她解惑。

英莲的院子本在总督府的东北角上,今日天上又飘下雪珠儿,黛玉便说道:“天冷了,明儿晨起路也不好走,不如莲姐姐今儿就在我屋子里歇息罢。”

还待英莲未说话,陆清倒是先拍了手儿笑道:“咱们三个也许久没在一处好好说话了,回来了这么些天都忙,都没空儿,今儿好容易有了空儿,莲姐姐就别走了罢。”

晨起英莲已给封氏上了香,一晚上不回院子也不是什么大事,两个妹妹都盛情相邀,英莲就笑着答应了。

黛玉本是想单独问英莲一件事,现见了陆清起哄,变成三个人闲坐说话,却也不恼,只命厨房上些花露酒和下酒菜,正好边吃边喝边说边玩,又命去回报夫人。

听小满说明儿给她们放假,陆清喜得拉住小满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才放她走了,后面小满传的不许多吃多喝积食等,也都忙不迭的应了。

她答应得好好儿的,见了花露酒又嫌味儿淡,不配烤羊肉,又命上烧酒。

一口羊肉一口烧酒,再加上两位天仙似的姐姐在旁边说话,饶是陆清酒量不浅,不到一个时辰,便喝得面颜酡红,被回屋子去洗漱歇息了。

黛玉英莲亲自给她脱了衣裳鞋袜,又命她漱口擦脸,看她在被窝里睡得香甜。

英莲拿帕子轻轻把她眼角的一滴泪珠擦干,和黛玉轻声叹道:“葛姨和她两位兄长都在战场上,清儿平日一声不吭,心里怎么不担心呢。”

黛玉给陆清掖掖被角,放下帐子,挽着英莲的手出了卧房门,又回到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