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烧!(第2/3页)

玉雪先是先头,后又摇头,抿嘴笑道:“他没说话。”

文皎看这丫头有变傻的趋势,忍不住拿手指戳了一下她的脑门儿,恨铁不成钢的问道:“他都没说答应你,就把你乐成这样?”

玉雪悄声笑道:“他不会不答应的,夫人只管等着看罢。”

文皎看她这样儿,摇头笑道:“真是年轻姑娘,平日里看你多稳重沉默,一沾了情情爱爱,就把自己陷进去了,连说话的声气儿都不一样了。”

玉雪只咬着唇儿低头,文皎无奈道:“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我就等等看。”

这时候有人报京中信来,文皎便止住了话头,命人把信送上。

自从知道林满卫氏两个不着调,文皎命陈嬷嬷林明白霜看好他们一家后,每回京中来信,都是厚厚的一叠儿,这次也不例外。

陈嬷嬷办事一向靠谱,三月末就把当初林府给他们家的回礼并英莲给他家里人做过的针线送了回来,一件不少。

文皎从西宁回来后,看着那几箱子回礼厌烦,左右不过几百银子东西,她便全都以英莲的名义赏给了府中下人,也算是给英莲积些人缘儿。

至于英莲的那些针线,文皎全都妥当收好,想问问英莲如何处置。

偏接了英莲她们一回到家就是许多事儿,离东西到又过去了一个多月,文皎便把这事儿给暂忘了。

今见了京中来的信,文皎想起这事儿,便命人把英莲的针线找出来,再去请英莲过来。

等英莲过来的空儿,文皎细细读了信,知道三月初一之前林昌一家子算是顺顺当当搬出了林府,陈嬷嬷白霜为了让他们一家留在京城眼皮子底下,好别闹出大事儿,便给林杏牵线,已说定了薛家薛蟠为夫婿。

文皎看见“薛蟠”二字,微微一皱眉。

她印象里的薛蟠还是原书中那个不学无术,斗鸡走狗,花心滥情,听风就是雨,不明是非耽误了英莲一辈子的孽畜,是夏金桂害死英莲的帮凶。

五年前她金陵街上救下英莲时,看到的薛蟠虽年才十三四岁,也算是知礼,但已生得有些满脸横肉的意思,眼里颇有戾气。

她只五年前在苏州见过林杏一面,依稀记得那是个低眉顺眼话不多的小姑娘,性子有些软和。

这样一个姑娘,配了薛蟠,先别说糟蹋不糟蹋的事儿,只怕依薛蟠的混账样子,她过两年不知还有没有命在!

陈嬷嬷和白霜的想法好是好,眼光也不差,可怎么就选中薛蟠呢?

文皎心里疑惑,又翻过下一页,见陈嬷嬷形容薛家现今情况和薛蟠人物品行,几乎以为她是在说同名同姓不同的人。

这薛蟠……竟然还有支撑起家业的一日?

不过除了他,也再没别人是王熙凤姑妈之子,家里还有个妹妹叫薛宝钗,被选到宫中做慧纯郡主伴读。

文皎把写薛蟠的这一页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心道那薛姨妈是个慈善的,薛宝钗也明礼大方,只要薛蟠有陈嬷嬷所说二分之一的懂事,林杏是正妻,这辈子当也能平安顺遂。

她再往后面看了一页,见说的是白霜把林杏接到她家里去教导,便更安了心。

她确实不喜欢林满两口子,也觉得林昌懦弱,但她并不想平白牺牲林杏的幸福来换取他们一家子不惹事。

林杏不去选女官,出身也不高,婚姻的好坏几乎就决定了她一辈子的命运,看林满卫氏的样子,也不像是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会为她出头的,倒不如指望林昌还靠谱些。

文皎想到自家的姑娘丫头们,心里为林杏深深一叹。

陈嬷嬷还说了林昌要准备秋日里参加国子监的考试,林满卫氏夫妇到处托媒人想给他再议亲,还没个结果。

再往后还有些家里的琐事,其中一项便是郑姨娘去年入了秋身子便不大好,养了一个冬天好容易好了些,偏等到春暖花开换季又沉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