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二更(第2/3页)

当时苏夫人问她的意见的时候,封氏也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但今日到了总督府,想到往后院子里夜晚就只有她一个人,不与英莲在一起,封氏又有些心酸。

葛娘子往封氏茶杯里续了热茶,笑道:“才分开不到两个时辰,封姐姐这就想英莲了?”

“虽然不住在一处院子,但左右都是一个府里,也没多远。”

“往后封姐姐想孩子,只管把英莲叫回来住一两个晚上,也不是什么事儿。封姐姐何必就此烦忧。”

封氏心里羡慕葛娘子的洒脱,笑问道:“娘子就不想清儿?”

葛氏笑道:“这小丫头总算不在我身边烦人了,我高兴还来不及。若是清儿和英莲一样懂事,我估计也舍不得。”

封氏心里一叹,想若是她也和葛娘子一般有底气,家中有出息的儿子,也能让英莲多松快松快了。

可惜她们母女现在所倚仗的只有苏夫人的善心。和林家昌二爷的婚事难得,英莲得好好抓住才行。

说起了孩子,葛娘子不免想到大郎二郎。

大郎已经是军官,这几年估计攒了三四十日的探亲假,听说她和清儿来了,今年定会来甘州看她们的。

只是二郎去年才入的军营,宁远军军规极严,估计今年是难以相见了。

葛娘子心里微微有些遗憾。

不过往后时日长着。他们在甘州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这几年找个机会和苏夫人请个假,带着清儿去探营应也不错。

一府人收拾到傍晚,总算把起居用得着的东西都收拾出来了。

文皎让许嬷嬷吩咐下去,大家都劳累了,十二月的月例银子每个人可领四倍!

虽然干了一天的活腰酸腿痛,但四倍的月例银子让下人们又觉得浑身是劲儿,精神百倍!

因才到甘州,着实太忙,腾不出手来教导青玉,文皎便问了杨先生,第二日就把青玉送到杨先生处正式开蒙了。

虽然才两周岁四五个月就正式开蒙有点儿早,但谁让你爹是林探花林总督呢。

儿子,你就认了吧。

杨先生满腹才学,给不到三周岁的小娃娃开个蒙还是轻而易举。

而且青玉腹中已经识得百字,又坐得住肯学,小小年纪就知道该学的时候学,等该玩的时候再好好玩,叫杨先生又是惊奇又是喜欢,更打点起了十分的精神教导青玉。

看青玉得先生喜欢,文皎便暂时放下心,开始继续处理府中琐事。

文皎现在急着要办的事儿有好几件。

首先便是带过来的四位太医和姜太医,现在都暂时安置在前边良医处了。

他们带的家眷暂时全部安置在后院一间小院子里。恰好有家眷的只有三家,正房东西厢房一住,倒是也合适。

但良医处地方狭小,又临近过年,不是长久之计。总不能让太医们和家眷分离挤巴着过年吧?

文皎交给庄长史的第一件任务,就是让他在前边再找出一处小院,挂了牌匾叫太医所,让四位太医有地方办公。

交给他的第二件任务,是让他帮四位太医租四间院落,好让太医和家眷们有地方居住。

这都算是公事,花的钱是都走总督府公账,倒是省了文皎的事儿。

庄始接了差事不敢怠慢,赶在十二月之前就把事儿都办好了,安排太医们和姜院使都搬进了各自新家,倒是让文皎赞了好几句。

第二件事,就是还有一个月零几天就要过年,家里年货还没置办呢。

江南庄子上的东西还没到,若是有什么意外,过年也不能短了东西。

文皎把这事儿交给林安,让他出去采买东西了。

第三件事儿,就是甘州城有十位四品以上官员,提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还有总督府军粮道军户道等官员,他们各家的家眷年前总要请一请,互相认识一番。

若是他们家中有和青玉年岁差不多的男孩子,正好可以让青玉和他们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