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位极(第2/3页)

苏皇后甜蜜蜜的一笑,闭上眼睛,嘴里却嘟囔道:“好好过日子,多好。”

圣上送完孩子们上学回到紫宸殿,立时开始安排明日便透露裴总督之事。

八月十九日,西北传来消息,陕甘裴总督遇刺身亡,经查实是瓦剌奸细所为。

此消息一出,举国皆惊。

秋闱连试三场,第一场是八月初九,第二场是八月十二,第三场是八月十五。

等消息快马传遍全国各地,正好是秋闱结束,榜还未出。

学子们刚在考场内卷子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抒发完自己对治国的理念。出了考场之后,等榜时免不得又互相谈论,骤然闻得此信,群情激愤,民间也是议论纷纷。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发酵,再加上圣上有意派人引导舆论,各地纷纷有人上书请求圣上出兵征讨瓦剌,为裴总督报仇。

时机已到,九月廿六日,圣上于朝上亲宣圣旨,任命林海为川陕甘三地总督,又加封林海为正一品太傅,协助宁远大将军,十年之内必要踏平瓦剌王帐,为裴总督和边关将士百姓们报仇雪恨!

林海三叩,恭敬接旨。

紧接着,圣上又当堂任命原四川布政使为四川巡抚,协助林海掌四川一地民生财政等政事。

又任命庚毓长公主驸马,京都府丞柏仁为四川布政使。

刑部尚书之职由原刑部赵侍郎接任。大理寺少卿苏文坚调任刑部侍郎。余下还有诸多任命,被点到名字的官员都赶紧出列谢恩。

圣上还命吏部列出陕甘一带官员们立功之人,好生褒奖。

最后,圣上又在朝堂之上演说一番,说到动情之处,几欲流泪,朝臣们也感动不已,就算是不支持动兵的大臣也没在这时候来一出“忠臣死谏”。

有升职被褒奖的,自然就有职位原地踏步一点儿也不动的。

有那嫉妒酸醋之人,暗中想要编派两句裙带关系,皇亲国戚就是了不起等语,才说了两句,就被同行之人几句话堵了回去。

先说正一品太傅,川陕甘总督林海大人,十八岁得中探花,二十来岁出任同知,又转知府布政使等,那政绩都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

后来又先在扬州给国库赚了两千多万银子,任刑部尚书不到三年,侦破多少大案,你还在这瞎编派?你值几两银子?把你全家卖了值不值一个零头?

哦你说刑部苏侍郎年轻难当大任?苏侍郎在大理寺少卿上也任了三年,还往江苏去破了一件大案,功劳不浅。

你觉得苏侍郎得位不正,你怎么不去说赵尚书得位不正呢?

柏驸马虽然是驸马,可人家勤勤恳恳在京都府丞上干了也三四年,年年考评都是上上等。你背后编派柏驸马,你怎么不去道庚毓长公主跟前编派呢?

看庚毓长公主是不是抽你几个大嘴巴子!

再说了,人家都是驸马了,还长途跋涉的去外地为官。你要是真想报国,主动上书请皇上派你到边境为官,你去不去呀?

那挑事儿的人被骂了个狗血喷头,灰溜溜的就走了。

林府内,文皎也携家人跪在大厅,恭敬接了夏太监手中封她为一品夫人的圣旨。

文皎结过圣旨,心里并没有得封高位的欢喜,只有终于尘埃落定的空洞茫然。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但文皎面上一丝儿没露出来,欢欢喜喜和夏太监说了几句客气话,又赏给夏太监一个极大的红封儿。

夏太监赶紧要推辞,文皎拦住笑道:“太监不必和我们客气,今日我家里有喜事,这也不过是为了让太监也沾沾喜气。”

听文皎又劝了两句,夏太监才笑得满面开花的收了。

这可是不用和皇上分一半的!

投桃报李,夏太监也透露了两句皇上的打算:“夫人,圣上的意思是最好年前十一月就得到甘州,您就紧着些收拾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