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良言(第2/3页)

文皎想起那日街上的事,忍不住笑了一声,笑道:“说起来英莲倒是还真和夫人有些缘分的。”便从那日街上把英莲带回来开始,到杨氏上门认出英莲,到认了干女儿,一五一十和薛姨妈说了。

薛姨妈和宝钗虽面上努力绷着,但是听完整个过程,心里都目瞪口呆。听尚书夫人最后笑道:“说来我还是要谢谢薛公子,若不是他抢人,我还得不着这么好的闺女呢。”

听了这个故事,薛姨妈努力绷着表情,但是实在没什么话可回。想着今日来林府,虽然尚书夫人一句重话也没说,但是自己却觉得比被冷淡相待还心累。

幸而尚书夫人也不再谈这事,而是笑道:“夫人不必担忧,令公子确实没冲撞了我,我也没放在心上。刚刚不过说笑罢了。只是听闻贵府近日收拾东西,准备不日上京去了,可有此事?”

薛姨妈不解尚书夫人为何这么问,但是总要答话,便看着宝钗笑道:“正好发旨中选,我们家要送宝丫头入京待选,也好户部销账,因此便打算合家一起入京。”

文皎今日行事,前头不过是为葛娘子张目,毕竟薛蟠那一句“老太婆”可是叫文皎心里替葛娘子气得半死。

现在有此一问确是想起来,原书里头薛蟠打死了人,没有两日就送宝钗入京待选了。正好今年宫中发旨中选,若宝钗真心想中选,那薛蟠若是惹出什么事儿来,可不是断送了宝钗的前程?毕竟宝钗一直是心中想要青云直上,拯救家族的。

于是文皎便有意笑道:“本次选秀,是给宫中大公主二公主和三位郡主择选伴读。想来只有比每五年的按例中选更严的。”

薛姨妈母女听尚书夫人说起中选之事,想起尚书夫人的出身,和宫中皇后娘娘颇有渊源,都凝神静听。

文皎便继续笑道:“宝钗姑娘也算是和我们家英莲有缘分,因此我便破例多说两句。历来中选择人,最看重姑娘本人的才貌品行能力,家中父母兄弟出息与否,倒是不大看重。似是宝钗这样,不出意外,在参选的姑娘中也算是上上等的了。”

听到此处,薛姨妈和宝钗心内颇喜,但是尚书夫人接着说的是:“只是要仔细审查家中父母兄弟近亲有没有作奸犯科的。若是有大奸大恶杀人放火之徒,这样的姑娘就算人再好,家世再高,宫中也不能选进的。否则传出去,丢的可是皇家的脸面。”

“此次又是给公主郡主择选伴读,二公主还是嫡出公主。依着……”文皎说到此处,指了指上面,接着道:“别说是大奸大恶,就算是小贪小恶,斗鸡走狗,也是不能容忍的。”

见薛姨妈并宝钗都面色微变,知道她们听进去了,文皎最后又补充了一句:“最好是家风清正,子弟上进的家中出来的女孩子,才堪做公主郡主的身边伴读呢。”

文皎也就只能帮宝钗这么多了。她们母女听进去了这些话,回去也能约束薛蟠。否则就依着薛蟠这个脾性,早晚还要纵奴行凶,害人性命。约束了薛蟠,就是再救一人,也算是功德一件。

况且原书里头薛蟠虽然跋扈,但并不是没心肝的人。出去做生意回来,会特特的给母亲妹妹带东西。得罪了宝钗,为了哄妹妹,也是出尽百宝。想来他为了妹妹的前程,也会稍稍收敛些罢。

文皎说完这些话,受了薛姨妈的千恩万谢,又拉着宝钗夸了两句。因毕竟往日并无来往,薛家又是来陪罪的,所以并没留饭,便命人送出去了。

送了客,文皎看了看薛家送来的礼单,倒是真心实意,件件可心。果然薛家大富之家,就算是现今当家人不着调,到底底子还在。

本想着给葛娘子送去,只是里头东西都不合她用,找不出来,只得罢了。却见里头有几匹缎子,颜色鲜亮,花纹活泼,正合小姑娘穿,便命拿出来给三个姑娘裁衣裳,剩下的都登记了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