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英莲(第2/3页)

杨氏略算一算道:“若是我记得没错,想来今年该是十一岁了,二月十二的生日,正是花神节呢。”

文皎一听便笑道:“真是巧了,我们家大姑娘也是二月十二的生辰。”

说话间,白露已经把英莲带到了。英莲行了礼,文皎便笑道:“你抬起头来,给这位夫人看看,你还认不认得她。”

杨氏从英莲进门起,眼神就没离开过她。见英莲抬起了头,杨氏不禁扶着榻慢慢站了起来,她见了英莲正脸的相貌,便知定是当日的小姐了,心内激动,便试探着问道:“姑娘,你还记得我吗?”

英莲也正纳罕,这位夫人怎地有些眼熟?因此一时也愣住了。她虽总是推说不记得小时候诸事,其实总还记得一些,不过是希望自己不记得罢了。

试想一个从小金玉一般养大的女孩子,一朝被拐,又被朝打暮骂,若是再记得前世,岂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因此英莲挨过几回打,便不再去想往日的事了。

现在到了林府,夫人和姐姐们都极和善,因此英莲也放松了些。她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又听见如此问,便回道:“我见夫人有些面善,只是不记得从哪见过夫人了。”

原来当日甄士隐封氏二人最是积德行善之人,从不苛待家中下人。就算是家中败落了,封氏也不曾苛待过杨氏。因此杨氏心中是感念封氏的恩德的。

英莲小时候又长得玉雪可爱,从上到下人人都喜欢。所以杨氏今日得见英莲,又听了这话,眼泪就收不住了,一时支撑不住,又坐回塌上。

英莲见杨氏如此,有些不知所措,便有些求助的看向文皎。文皎心中一软,招手叫英莲过来,拉着她的手,对杨氏笑道:“看这样子,她便是你说的那位姑娘了?”

虽然杨氏自己说了是丫鬟出身,但是文皎却不能言语间总是提及杨氏往日的丫头身份。文皎以前也是做丫头的,但骨子里还是个现代人,不介意人家知道她的身份。

但是文皎现在毕竟是上了族谱的苏二小姐,杨氏的出身一直未改。人心隔肚皮,保不准杨氏现在能说起往日出身,日后富贵起来,想起今日之事,再怨上文皎。

杨氏擦擦眼泪,强笑道:“是了,虽然隔了这么多年,姑娘长开了好些。只是往日我们熟悉姑娘的人,是尽知道的,一见,便认出来了。”

见英莲一脸迷惑不解,文皎便柔声说道:“真正是缘分。这位夫人见了你,说知道你的父母家乡都在哪里。你本名叫做甄英莲,家乡在姑苏,也是个大家小姐。个中细节,请这位夫人说给你,好不好?”

英莲听见文皎如此说,又见文皎将她往前推了推,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的一些片段,便不由自主的走到杨氏身边。杨氏试探着拉了英莲的手,见英莲不抵触,便拉着英莲坐到身边,一五一十说起这几年的情况。

英莲低着头,沉默的听完了杨氏说起前因后果,心内倒是信了八/九分。又听见家宅被烧,父亲不知所踪,心内也十分悲伤。再抬头时,她已经是泪流满面。

文皎见杨氏已经说完,二人相对而泣,终究不成样子。便笑道:“好了,这是喜事,咱们该开开心心的,怎么都哭起来了?”又叫人打水,给杨氏英莲洗脸,又叫人去唤黛玉。

见色色都好了,文皎又对英莲笑道:“你昨儿才被我带回来,今儿就知道家乡父母都在何处了,可见是你我有缘分。我有心认你做个干女儿,你可愿意不愿意呢?”

英莲就算洗了脸,眼圈儿也还红着,心中还没缓过神来。听见文皎这么说,先是愣了一下,仰头不知道说什么。文皎心中叹息,又笑着问了一遍:“英莲,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干女儿呢?”

英莲回过神来,便立时跪下,哽咽道:“我的命都是夫人救的,夫人又替我找到父母,家乡,大恩大德,本来就无以为报。做夫人的女儿,我只怕自己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