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竹马(第2/3页)

没等婉贝说话,她姐姐婉燕就抱怨道:“可别提了,你们倒是还好,不过隔三差五和她一起吃一顿,我可是日日顿顿都要多吃两口。前儿我娘要给我们裁新衣,量了尺寸说我个子没长多少,腰又粗了一寸。我可不能再胖了。”

婉燕已经十二岁了,在这个时代也能算上大姑娘,该预备定亲找婚事了。

虽因着开国皇后说,女子过早生子有损身体,提倡女子们过了十八再生子,因此本朝女子一向不早嫁,疼爱女儿的人家把姑娘留到十七/八、十八/九岁的也有。但是定亲却要早早打算。下手晚了,青年才俊都被人家抢没了,谁还等你?

因此小姑娘们十一二岁就开始打扮起来,开始注重身材管理,学习管家理事,接人待物,待相看的时候也面上好看。张府的女先生每日只上半天的课,也是因为每日下午,张婉燕和潘梅婷都要跟着自家娘亲学习嫁人必备知识。

听婉燕说自己腰又粗了一寸,黛玉便悄悄地往婉燕腰间看去。婉燕虽没有婉贝那么圆润,但也是余下四个女孩子中最丰满的了。

看婉燕的满面愁容,黛玉欲想笑,又觉着不好,正憋得难受,却听潘梅婷噗嗤笑道:“你别怕,我哥哥不是那等浅薄人,不会嫌弃你的。”

张婉燕脸“腾”的红了,站起来拿着帕子就要来找梅婷,口中笑骂道:“让你浑说!你怎么也什么都往外说!”潘梅婷也笑得脸通红,早就站起来跑到黛玉身后,口中嚷道:“还不都是和你学的!哎呦饶了我罢好姐姐,玉儿救我救我!”

黛玉听了梅婷的一句话,心中也十分好奇,见两个人实在是难舍难分,忙笑着站起来,拉住婉燕,笑道:“好姐姐,别生气,刚吃完饭,跑来跑去的伤身呐。看在我的份上,饶了她罢。”

婉燕确实吃得很饱,刚刚跑了两圈,有些气喘,见黛玉如此说,便朝梅婷哼道:“看在林妹妹份上,我不和你计较了。”

谁知梅婷眼珠子一转,把手搭在婉燕肩上,笑道:“是是是,我的好嫂子,大人有大量,可别和妹妹计较。”这一句话又说得婉燕又羞又气,捂着脸上一边坐着去了。

黛玉本担心两人不睦,但细看下来,婉燕竟还是羞意更多,要说怒,不过是薄薄一层,更像是对羞意的掩饰。想起来梅婷的母亲李夫人还有一个亲生的男子,偶然听林海与文皎说起,今年才十四岁,已经于春日过了童生试,中了秀才了,还是一等的禀生,日后前程可期。

想到这一节,黛玉看向婉燕的眼中也带了微微的戏谑,而陆清已经忍不住发问了:“什么嫂子不嫂子的,我可真是糊涂死了。黛玉姐姐,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潘梅婷看婉燕已经回转过来,脸上的红色褪去几分,便开口笑道:“前几日我们两家已经换过庚帖,合了八字,日后婉燕姐姐就是我亲亲的好嫂子了。这总是喜事,她自己不好意思说的,我替她说。”

黛玉心中早已猜到,见梅婷说了出来,便和陆清一起走到婉燕跟前儿,笑道:“婉燕姐姐大喜。”

张婉燕的脸便又红了起来,与夕阳的余光融为一色了。

过了一日,黛玉和文皎说起此事,文皎便又起了教导黛玉的心思,笑问道:“那玉儿知不知道,这桩婚事为什么能成?”

这是一道开放题,黛玉便想着文皎素日和她说的各家背景牵扯,慢慢说道:“按照常理说,世人结亲,总要低娶高嫁一些,潘家是知府,张家是同知,相差半品,也算是家世相配。”

文皎听了,笑着点头,又听黛玉继续分析道:“只是潘知府已经年过四十,才从四品,张同知比他年轻十岁,已经是正五品。从前途上看来,显然是张同知要比潘知府要好。再者张家和京中礼部尚书张大人同出一宗,还是近亲呢。这么一说,显然是张家的家世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