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准备(第2/3页)

这一日王夫人又打发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姑娘还有宝玉到贾母跟前凑趣儿,贾母好歹是强笑了一下,就让他们都下去了,自己独个坐着,愁眉不展。鸳鸯在旁边想劝又不敢劝。

王夫人在屋内听了宝玉说完贾母的情状,深叹一口气,吩咐丫头道:“看看凤丫头干什么呢,让她和我一起去见老太太。”

王熙凤正在屋里哄大姐儿呢,大姐儿刚过了一周岁,正在牙牙学语。王熙凤把管事婆子们的事都打发了,好容易得了空儿抱一抱大姐儿,逗她学说一两个字,听见王夫人唤她去老太太那,虽然不舍得,还是把大姐儿交到□□手里,带着平儿去了。

甄家虽然和贾家是老亲,但是和王家并没什么亲戚,平日也不大往来。王熙凤又是新嫁娘,才和贾琏成家三年,一应家里的内务虽然上手,但是这些家族人情往来还不能说是了然于心。

所以王熙凤虽然知道甄家和贾家关系亲密,但是不过是贾母那一辈的一个姑奶奶嫁给了甄家家主罢了。见甄家倒了,老太太唏嘘至此,还是有些不理解,私下求问过王夫人。

王夫人倒是有些明白老太太在想什么,给凤姐解释了一番。王熙凤本是聪明人,王夫人这么一说,倒是明白了几分,但还是笑道:“咱们家倒不用担心这个,听闻元春大姐姐在宫中极得皇上喜欢的,想来这事也不会出现在咱们家。”

王夫人却叹道:“元春不过是昭仪,连一宫主位都不是,又无子,只怕也难说。”

谁知这日王氏姑侄两个才行到老太太院门前,就听到人来报有太监来传圣上的旨意了。王夫人和王熙凤两个对视一眼,都有些慌乱。还是王熙凤先反应过来,说道:“太太,咱们赶紧去告诉老太太,再换衣服好接旨啊。”王夫人点头应是,于是各个回去换衣裳不提。

贾府中人都心内惶惶然的到了荣禧堂。贾母贾政贾赦等见来宣旨的夏太监倒是笑眯眯的,心先放下了一半。却听夏太监宣道:“贾王氏接旨。”

王夫人与王熙凤又对视一眼,却听贾母问道:“夏公公,我们府中有两位贾王氏,不知接旨的是哪一位?”

夏太监笑道:“自然是宫里面贾娘娘的母亲。”

听得此言,贾府中人人心思各异。因本朝宫规,只有贵嫔之上一宫主位方可被称“娘娘”,昭仪以下,都称“小主”。元春虽然是九嫔之首的昭仪,也只能被称为小主,不能被称作娘娘。

现在听夏太监口称“贾娘娘”,难不成是元春又晋位了?想到此处,虽还没细听旨意,但是人人面上都漏出了喜色,不过强压着罢了。

王夫人也忙上前,众人跪下接旨。听那太监宣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今有荣国公之孙女昭仪贾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已仰承皇太后慈谕,册为贵嫔。贵嫔之母贾王氏,授正四品恭人诰命,钦此。”

王氏和贾府众人忙叩头谢恩,众人起来,都是满面的喜意,贾政便问道:“那请问夏公公,拙荆何时入宫谢恩?”

夏太监笑眯眯的道:“进宫谢恩就不必了,皇后娘娘这几个月都不见人的,员外郎和贾恭人只写个谢恩折子递上去就是了。”

贾政并王夫人都满口的应了,说话的功夫,贾琏早拿了装着一千两银票的荷包来了,偷偷递给贾政,贾政又递到夏太监手里。夏太监捏了一下,心想就这个数怕是皇上不满意啊,但面上还是笑着应付了贾府两句。

听已经到了留他喝茶的阶段了,夏太监方笑道:“传完了旨意,咱家还要去和皇上复命去呢,不多留了,宫里面娘娘也等着信呢。”贾赦贾政贾琏忙把夏太监送出去了,回来贾府又是几日的欢庆不提。

贾母悬了几日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刚侍奉皇上一年多,尚且无子就从正五品的嫔位晋封到正三品贵嫔,成了一宫主位,看来圣上是极喜欢元春的。虽然这晋封得有些快,但想到元春的品貌才行,贾母倒是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