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姨娘(第2/3页)

说道这,许嬷嬷看文皎面色无异,便接着说道:“再有府里所有的事,总分三块,厨房,花木池塘等杂物和车马出行。府里所有下人的花名册子,本是奴婢代管,现在交还夫人手里。”

说着,许嬷嬷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恭敬递到文皎手上,文皎笑着接过,一面翻看,一面再听许嬷嬷接着说。

“分管厨房的有三位,一位管着菜肉米面,另一位管着油盐茶糖,还有一位管着柴碳灯烛。花木池塘打扫杂物等现在是此人在管。”许嬷嬷站起来,半弯着腰指给文皎看。

见文皎点点头,许嬷嬷又笑道:“车马出行现在是我们家的管着。这就是院子里大的管事都有了。”

“再有就是每月的月例是初二放,分几等。府内老爷夫人是每人每月二十两,成了家的少爷少奶奶也是每人每月二十两。”

“未成家的少爷小姐是每人每月六两银子,上学的笔墨纸砚或是胭脂水粉都从月例里面出,官中不另支银子。姨娘是每人每月二两银子。”

“下人分三等,一等是一个月一两银子另二百钱,二等是八百钱,三等是五百钱。”

“像夫人身边可以使两个一等的,四个二等,四个三等的贴身丫头;少爷少奶奶身边是四个二等的,四个三等的;小姐身边是两个二等四个三等;姨娘身边只得一个二等丫头,另有两个三等。每个院子内再另配洒扫人等。”

一气说完,许嬷嬷笑道:“其实咱们府里没多少人口,事也少。奴婢若是有什么没讲清楚的,夫人尽管问。”

文皎先把许嬷嬷讲的都记在心内,再翻看花名册子,全府的下人在扬州的不过一百多人罢了,再加上在苏州老家看房子的,也不过二百。

果然林家几代单传,主子不多,就算有个几百一千的下人也没处使。

再问许嬷嬷些各人的分例、当班的时间、人选采买等细节问题,又问了现今黛玉的院子在哪,几个姨娘现在是怎么住的。

再令各管事们明日辰正到抱厦厅内听唤。等文皎都心中有数,已经又快到了晚饭时分了。

文皎刚想令人去前院唤林海,便听到屋外报道:“老爷来了。”文皎忙起身相迎。

点上灯烛,吃过晚饭,气氛不知怎地又渐渐暧昧起来。许嬷嬷见此便笑请文皎洗漱更衣,文皎红着脸去了。二人又是一夜的缠/绵。

下午文皎在那里刻苦学习林府相关知识,恐林府下人有不服管的,必得自己先心中有数时,四个姨娘也没闲着。

郑氏与周氏分住同一小院的东西厢房,郑氏住东厢,周氏住西厢,正房空着。两人在郑氏屋子里分主次对坐,闲聊说话儿。

周氏摸摸文皎发下的缎子,笑道:“咱们新夫人真真气派非常,往那一坐,我竟看都不敢往上看的。”

郑氏笑道:“正房夫人面前,你还想昂首挺胸的不成?几十年的规矩,都学到哪去了?”

周氏往沈氏曹氏院里努努嘴,笑道:“咱们是知道规矩的,可惜有人脑子里真不知道想的什么。俗话说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她这就穿红着绿的去冲撞,可不吃了挂落?才山中无老虎几天,她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郑氏也笑道:“多少年了,你这嘴还是不饶人。当年先夫人身边,咱们几个就数你嘴块,连管厨房的婆子都给你说哭了,鼻涕眼泪的可把我恶心坏了。”

郑氏又笑问道:“我还有一件事不明白,你可用你这快嘴告诉告诉我才好。”

周氏笑道:“姐姐想问什么,尽管问就是了。”

郑氏又低了头,悄声问道:“上午青音来,说让咱们把手里的事都交到新夫人那去,我倒是痛痛快快,反正我也没个子女,硬揽着这一摊子事也没意思,交便交了。又不少我吃穿。你怎的也这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