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宣旨(第4/5页)

正跟爱女积极交流中的康熙:……

就很无奈地对着瑚图灵阿摊了摊手,给了她个你额娘什么都好就是过于谨小慎微的眼神。

然后迅速起身,亲手扶起了贵妃:“爱妃不必紧张,朕又没跟福瑞说甚紧要机密事,不过是交流下对航海事的看法而已。这孩子心思灵巧,总能给朕点不一样的启迪。”

“万岁爷能如此看重,按说该是福瑞与妾之福。可……”贵妃娘娘迟疑:“福瑞到底是个孩子,童言稚语的。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甚,又怎生给了万岁爷您启迪。”

“能这样误打误撞的,帮了您固然好。万一……万一她要是说错了,岂不是连累万岁爷圣明?”

虽然历劫之前就已经把功课做得很足,但到底人心易变。

额娘的担忧与疼爱,小公主懂着。

也特别配合地做一脸惊恐状:“是,是哦!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就说是人都会犯错的嘛,福福当然也会。那以后皇阿玛还是多听听大家伙的意见,别福福想当然地一说,您想也不想地就信了。这要是耽误了军国大事儿,岂不是福福的罪过了么?”

说着,小公主还紧紧抓着他衣袖,大大的桃花眼里满是惶恐。

把康熙心疼的忙又把人抱起:“福瑞乖,别听你额娘跟那儿危言耸听哈!”

“皇阿玛心里有数着,但凡跟你说的都是无伤大雅,可以畅所欲言的事儿。真正的军国大事,皇阿玛都拿到早朝上、召六部大臣详议。再不济,也得屏退左右不是?”

“那……”小公主迟疑:“福福不会成为千古罪人?也不会有好多御史大夫、朝廷重臣的跑出来弹劾福福?”

“不会,不会,皇阿玛保证!”

“哦!”小公主摸了摸自己的小心口:“这样的话,福福就放心了,就能给皇阿玛提一些福福觉得可行的小意见了。”

康熙乐,满满洗耳恭听状。

就见小公主笑呵呵扳着自己的手指头,如数家珍地道:“自打在木兰围场吃到了小表哥的番椒土豆丝,福福就对外来的食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这还找了各路典籍,细细查证。”

“结果就发现好多好多东西都是外面引进来的!”

“比如说在汉武帝之前,中原是没有苜蓿、芝麻、蚕豆、核桃、葡萄、石榴、甜瓜、西瓜、大葱、胡萝卜这些的。还是张骞出使西域,通过丝绸之路的种种便利,才让后人多了许多美食可享。后来郑和下西洋,又带回了胡椒、榴莲。”

“那,咱们出海的船队,是不是也积极搜寻下?找些个瓜果菜蔬等的种子、种苗回来,丰富下咱们大清的菜蔬甚至粮食呢?那能食蔬两用的土豆,就是远渡重洋来到中土的呢!”

不等康熙回答,贵妃就先点了点她的小脑门儿:“就这只知道吃的小样儿,万岁爷还指望她参赞甚呢?”

“哎!”康熙眉头微皱,特熟练地帮助爱女躲过了其母的魔爪:“爱妃此言差矣。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福瑞这提议不但没有丝毫谬误,还大有裨益。”

“你可能不知道,昨儿南边八百里加急,八月里朕着人紧急送过去的土豆种已经收获了第一批。”

“虽快到秋日里才种下,未盈四个月便收获了。时间上短了些,皮子略嫩,但那产粮可着实不低。上等良田里亩产三千五到四千斤,中田三千到三千五。便是那临时开垦的荒田,也足有两千多尽三千斤的产粮!”

贵妃娘娘愣,就很大不敬地伸手摸了摸帝王的额头。

看得康熙好一阵失笑:“难以想象对不对?朕刚接到折子的时候,也怀疑自己是眼花了。不怕爱妃你笑话,朕先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确定自己不是老眼昏花后,还把随折子来献土豆的官员问了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