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页)

——

薛晏那边并没有耽搁多长时间,就重新启了程。

而长安的皇城之中,也是一片太平安宁。

薛允泓照例和众皇子在文华殿读书。

他如今虽没加冠,但虚岁也到十八了。如今文华殿中,除了他,也只有不得父皇喜欢的二皇子、和成天走鸡逗狗的六皇子,以及两个刚到开蒙时候的皇子了。

按说,他去年就能入朝堂的,但如今却拖到了现在。

他什么错都没有犯,但是如今宫里人人都知道,他的母妃因为和钦天监的星官私通,被皇上处死了。

那么,他有没有犯错,便也不重要了。

这一年多来,他仍被养在深宫之中,眼看着薛晏在他母妃身死之时,得了他父皇青眼,此后步步高升,成了前朝后宫风头无两的皇子。

而他那鸣鸾宫中的养母,本就极得圣宠,如今还因为他而更加风光。

从前风光的淑妃,是没有子嗣、没有依靠的淑妃。但是此后的淑妃,背后有个广陵王撑腰,整个后宫,谁都不敢给她半点坏脸色。

而现在,淑妃已经是淑贵妃了。

淑妃有孕的这件事,整个前朝后宫都传遍了。皇上大喜,大大加封了她,又流水似的往她的宫里送赏赐。人人都说,淑贵妃此后几十年的风光,都定了。

只是不知她腹中是男是女。若真生下个皇子,那说不定日后还会和广陵王争一争皇位。

但是不管是谁,不都是淑贵妃的儿子吗?

宫人对此议论纷纷,众人议论,也从不避讳着薛允泓,甚至有时议论过了,还会偷偷觑一觑薛允泓的反应。

毕竟在宜婕妤东窗事发之前,宫中最风光的,可是这位四殿下。

但薛允泓向来不以为忤。

他就像听不到这些话一般,仍旧每日踏踏实实地读书,等着清平帝偶尔考校一下他。众人当他的面议论,他也一笑置之,风轻云淡的,就像根本不会嫉妒似的。

众人不由得犯嘀咕,这位殿下竟这般沉得住气?难不成连太子之位都不放在眼里?

自然不是。

他们只看见薛允泓平日里恬淡用功的模样,却不知薛允泓每天夜里,有多辗转反侧。

他从小便被捧到天上,他母妃教导他,定然要争最好的,但是万不可让人家看出你争抢的心思来。

因此,薛允泓从小到大,样样都拔尖优秀,却又一副不以为意、深藏功与名的模样。

越是这样,他越得清平帝的喜欢,得到的好处便也越多。

他从小就知道藏拙。

但是如今,他是实打实地从云端跌落到谷底。

他压根不知道自己母妃和钦天监那个小官的事,但他也知道,自己母妃,压根不会真和那小官有什么私情。

他母妃有多么步步为营、他母妃的心思在哪里,他比谁都清楚。

他知道他母妃是被害的。

但同时,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只能等,委曲求全地等。

他父皇对他母妃心有芥蒂,但不代表会完全殃及他。他父皇越是心里不舒服,便越忘不了他这个儿子。

所以,他父皇虽刻意冷落他,不让他入朝堂,平日里也对他不管不问,但是隔一段时间,还会找由头见见他,向他考校一番他的功课,随便问几句话。

薛允泓知道,这是他唯一表现的机会。

因此,他从没为他母妃求过一句情,也没有对清平帝诉过一句苦。清平帝问功课,他便对答如流,问他生活如何,他便道一切都好。

风轻云淡,不给清平帝找任何麻烦,也不显露半点怨恨,就是等着清平帝对他产生殃及池鱼的愧疚。

果然,一个月前,清平帝忍不住了。

“你母妃的事,跟你没什么关系。”他说。

薛允泓却是知道,清平帝话虽这么说,但也只是在自己规劝自己罢了。

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