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3/3页)

说着,她叩了叩桌面,便有侍女送来了纸笔。

“要么这样吧。钱奴家收下了,玉京姑娘的人也交给公子。但价是公子出的,此时也没有讨价还价的道理。公子只管给奴家立个字据,只要三月之内能将银子还上,这账便一笔勾销,奴家便是连一分利息也不要公子的。”她道。

许从安可不管什么利息,他只知道,这老女人松口了,可以让他赊账将人领走。

许从安满口答应,立马和老鸨立了字据,签字画押。

老鸨接过字据,上下看了一遍,慢条斯理地吹干了,便笑眯眯地让一侧的丫鬟取来玉京的卖身契,让她领着许从安出去,去领玉京了。

老鸨目送着他离开,待门被许从安匆匆合上,她轻轻笑了一声。

另一个丫鬟连忙捧了匣子来,让老鸨将那字据放进去。

“妈妈可算将这事儿办成了。”那丫鬟道。“那位贵人,和那贵人派来的手下,各个都吓人,奴婢成天都提心吊胆的呢!”

许从安签得匆忙,并没有注意到,那字据写得极其清楚,某年几月几日,他在何处以什么价钱买了个花魁,付了多少,欠了多少,清清楚楚的。

借条本不必这么详细,但他这借条一签,便将今日之事,完完整整地坐实了。今后若要出什么事,只将这欠条拿出,便是最有力的证据。

老鸨小心地将那字据放了进去,笑道:“是啊,总算办成了。”

说着,她又从银票里数出一部分来,剩下的,也一并放到了匣子里。

“妈妈,您这是……?”丫鬟不解。“那贵人不是说了,他只要凭据,其余的银子,都归妈妈您吗?”

老鸨看了她一眼。

“玉京究竟能赚多少,你能不知道?”她问道。

玉京虽说相貌艳丽,但并不真有什么才艺。江南的青楼女子,光有容貌不够,若想真做花魁、做上流的倌儿,琴棋书画歌舞诗,一样都不能少。

若不是那贵人早早地来,将玉京挑出,又花了月余,专程请乐师教了她一曲鼓上舞,玉京自不会卖出这么高的价格。

若无那贵人,玉京就是在他们楼里耗到老,也赚不来一万两银。到了那时,容颜不再,残花败柳,能寻个寻常商户嫁了都是万幸。

哪里能让她赚这么多银子,又哪里能让玉京年纪轻轻就被个草包买走,去过那锦衣玉食的日子?

那老鸨自收下了三万两,其余的,全封进了盒子里。

“金陵受了大灾,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她缓缓盖上了匣子,道。“这多出的银子,本就不该我拿。它放在我手里没用,但若放在那贵人手里,就能救人命了。”

说着,她缓缓摇着扇子,抬头看向窗外。

夜色之中,春水巷张灯结彩,一片奢华靡丽。有琴筝琵琶,和靡靡的江南小调,混着醉人的脂粉香与酒香,在夜色中缠绵。

灯火之下,商贾权贵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老鸨轻轻一笑。

“权当是我一条下九流的贱命,给自个儿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