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3页)

虽说修路是好事,但今年的情况太特殊了。再过两个多月,堤坝就要决口,与其此时拿钱修路,还不如将银钱存下来。

可是前世之事,又不可与父亲直说。

“怎么?”见他神色迟疑,永宁公问道。“有什么疑问,尽管同为父讲。”

君怀琅道:“这修路耗资可多?”

毕竟等到届时决口,城中粮价定然飞涨。官府存的粮食需要开仓放给百姓,又要养活工匠官吏,到了那时若是不够,就只得花钱从商人手中买了。

永宁公听他这般问,说道:“只是平整路面,不会花太多银两。况且,附近村镇也许来往运输,其中的进益定然比耗资要高些。”

君怀琅听到这话,才放下心来。

既然他父亲说,一月就能修好,那么定然是来得及的。届时等路修好了,他便有足够的时间将剩下的一段堤坝检查完,定能寻出其中的隐患。

而这路一旦修好了,即便无法阻止洪涝,也能利用新修建的道路,运输周遭村镇的粮食,转移百姓。

想到这,君怀琅也算安了心。

就是这段时间,又空闲了下来。

“那便好。”君怀琅笑着道。“修葺官道,也是利民的好事。”

永宁公点了点头,又问道:“过两日,为父和沈知府几人要去扬州巡视,你可同去?”

“去扬州?”君怀琅想起沈流风才与自己提过,不由得一愣。

永宁公点了点头,道:“今年雨水太多,扬州又河道纵横,想必会有可能受灾。为父便与沈知府商议,去扬州巡查一番,看看是否有灾情隐患。”

君怀琅想起了前世,江南因着水患乱成了一团,却唯独水网纵横的扬州,居然半点都没有受灾。

长江的洪水,竟被扬州的堤坝全都挡住了。

君怀琅闻言,也来了兴趣,道:“若是方便的话,儿子愿一同前往。”

永宁公闻言,淡淡笑了笑。

“方便。”他说。“你那几个叔叔,都喜欢你得很。”

这是自然了。来金陵一年,君怀琅的本意是要探查清楚金陵的主要官吏,方便日后出事时顺藤摸瓜,故而才总去金陵府衙帮忙。他前世在朝几年,各种官府庶务都能处理得好,几个与他父亲随行的官员,见他上手快,又乐于帮忙,自然高兴。

君怀琅笑着点了点头,便算同他父亲议定了。

当天夜里,消息就传到了薛晏的耳朵里。

“王爷,可要准备些什么?”见薛晏坐在书桌前沉吟,颇会来事的进宝凑上前,小心问道。

薛晏顿了顿。

“我不骑马。”他说。“准备一辆宽敞些的马车。”

进宝意会,笑眯眯地退了下去。

于是,两日后的清晨,君怀琅跟着父亲一同到了金陵府衙的门口,就发现准备在那儿的马车,竟然少了一乘。

官吏们的规制都很严格,谁单独乘一辆,谁与谁同乘,都是安排好了的。故而一路排下去,竟把君怀琅给落了下来。

一时间,府衙中的官吏们有些慌张。

这出远门的马车,都是提前两日备好的,此番巡查,前去的官员众多,而今衙门里已经没有套好的车了。

若是现在去准备,估计要耽搁到半上午,才能出发。

管车的小吏吓得满头冷汗,只一个劲地道歉,张罗着让底下人再去寻一辆车。

永宁公听到外头乱糟糟的动静,掀开车帘,便问出了什么事。

那小吏忙说少了一架马车。永宁公嗯了一声,说:“不必忙了。怀琅,上为父的车。”

就在这时,不远处一辆马车浩浩荡荡的行来。

这车宽大庄严,与寻常官府中备的车全然不同,是郡王独有的配置。而那车前车后,缀着数十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锦衣卫,威风得很,远远的,周遭的百姓便慌张地避让开。

众官吏连忙下车,向着那乘马车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