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二更)(第4/5页)

同时他列出了一个公式,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大致地换算出运动员当前的技术瑕疵程度,对运动员自身的成绩上行或下行的影响指数。

只要这个影响指数在一定的区间范围以内,那么技术调整很大概率就是弊大于利,而如果影响指数在指定的区间范围以外,那么技术调整大概率就是有利的。

在苏白给出了这份公式之后,在场的教练们微微发出了一阵喧哗声。

目前,国内范围,还没有人公布过类似的研究成果,可以说,这个公式原本就是苏白自己独享的一个东西,可是他居然就这么把这公式公开地在讲座上给放了出来!

教练们知道,这一回到国家队来听苏白的系列讲座,肯定会有不少干货,可是他们也没想到,苏白实诚到了这个地步,把这种可以算是独家技巧的东西都详细无比地、掰开了揉碎了跟所有人讲解了出来。

“当然,这个公式的计算,根据教练对运动员的了解程度、另外根据教练员自身的心里考量,最终的计算结果都会有所波动,但是只要长期多研究、运用,那么到了后期,这个计算公式的成功率准确率也会更进一步地提升。”

事实上,这个公式是苏白在系统的训练课程中,根据系统教授们的讲解,又自行研究总结出来的,在缺乏系统依托的情况下,普通教练想要快速地熟悉拿捏准确这个计算的尺度,还是有点艰难。

苏白只能尽可能地把相关的公示内容讲解清楚,以便让更多教练都可以在日常的训练之中有效地运用它。

关于苏白说的这个,在场的教练们心里当然明白——这种计算公式,公式虽然存在了,但是教练的经验能力和眼光仍旧不可缺少。

不少教练心里已经在考量,这个公式恐怕让他们今后需要和各自队伍里面的数据研究组有更紧密的联系了,只要这个数据的效果得到验证,哪怕准去率只有60%,那也比原本靠各个教练单纯的经验判定来得强。

等验证之后,这个公式势必会成为往后田径教练人手一份的重要技能。

虽然早就知道这苏白了不得了,可是到了这会儿,在座的教练们心里又是一阵感慨。

说起来,不少教练都觉得,苏白不仅本身是个好教练,而且这讲起课来,让他们听得格外地清晰,似乎就连在现场时候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哎呀,你说人家这苏白,训练工作做得好,讲课还好!

同样都是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他们在自己的省队上带的那些助理教练……唉,人比人,真是没法儿比啊。

讲台上,苏白从开始讲课起,他在系统中‘初级教练导师’这个身份所带来的教学光环buff就开始笼罩全场,给所有在场学员提升了20%听课专注度、20%精神状态增益、20%理解能力增益还有20%沟通效率增益。

不过苏白倒是没想到,他的这个初级教练导师的buff,给底下不少教练带来了他讲课能力超一流的印象。

这7天的系列课程讲座,每一天除了上午的这个课程讲授外,下午的时间里,苏白当然同样在场。

和上午安静地只听苏白讲课不同,到了下午的时间里,这些教练们那可真就是成了渴望求知的好学生——在问题反馈和现场交流的时段,几乎每个教练都把手举得老高,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和苏白直接沟通的机会。

现场这些教练,可以说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真的把问题挨个儿都解答过去,别说7天的课程了,70天恐怕都不够。

于是在第一天下午短暂的混乱之后,苏白直接让在场的教练将他们带来的问题发给他的讲课助理,由助理将同质化的问题整理过后,在之后的几天下午时段,会单独留出一个时间段,来回答这些疑问。

等这些相同的问题都回答完毕之后,如果再有额外的问题,再单独讨论。